有人話爆煲,有人話見底,房地產點睇?
有人話爆煲,有人話見底,房地產點睇?

有人話爆煲,有人話見底,房地產點睇?
世事往往三分真七分假,又或七分真三分假,事實如何要驗證過才知道,但往往因為驗證後得出的教訓太慘烈,人類才會對「未知」感到恐慌。這個時候英皇娛樂天後容祖兒出道作品
的歌詞時不時會在我腦海中出現——未知,尚未示意,要我推測他真正意思。
本周主題也與英皇有關,畢竟房地產市道係過去廿年不少人致富的common pathway,英明神武的受哥自然也不例外,故此即使較早前英皇國際(163)傳出違約也造不了太大影響。坊間一般相信最後受哥會出來打救。但關鍵是房地產最壞時光是否已過?仲量聯行曾總是我最常參考傳奇人物,商業物業在他看來,非常之差。對財困的集團的價值近乎歸零,皆因大部分商廈皆深度負資產,故此住宅物業是惟一提款機讓發展商套現舒困。現時一手物業割價求售情況逐漸減少,內卷情況稍稍舒緩,為各發展商爭取了一些喘氣空間。

但老實說,槓桿了20年的房地產市道,若無一滴半滴血,只有作為判頭的承建商執笠,我會非常詫異。問題是若果有執笠地產商出現情況會否蔓延?銀行壞帳會否急劇升高?這才是物業市場是否真正見底的最重要訊號。不少本地銀行同時是上市公司,須向投資者交代,財報公布時的壞帳情況將成房地產走向一大訊號。現時有傳言指,金管局積極放水壓低HIBOR,為市況向好提供催化劑。但港匯不停被衝擊7.85的關口、銀行結餘一再減少並近乎回到熱錢擁進時的水平,直白來說,息口會不會有快速反彈回升的可能,天曉得。我仍然維持原判,自住樓可以入市,投資則可免則免。
另一方面在住宅市場上,租金上升速度頗快。因應高才來港而內地人來港買樓的跡象也越發頻繁,始終一國兩制的優勢成功吸引內地中產藏富於港也是利好註冊市場的一大因素。若未來民建聯提倡的購房通真的被港府所接納,住宅市場有機會被進一步提振,但全國政協副主席及前特首梁振英,卻表示應該優先服務香港人反對建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真係視乎觀點與角度。大家拭目以待謹慎為上。
MacroMoney - 林逸晨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