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投資博客 - 陶冬 2013年4月2日

投資博客 - 陶冬 2013年4月2日
理財產品管得住嗎?
?
中國銀監會於3月25日發文,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激發了市場恐慌,銀行股遭遇拋售。對於中國銀行監管當局此舉,筆者先鼓掌,再跺腳,既支持又有保留。

?
首先,銀行理財產品近年出現爆炸性增長,在非標準化債權產品的設計、銷售、風控等領域,均有失控的架勢,而且此類產品透明度低、結構複雜,又處監管盲點,風險十分大。

?
據筆者觀察,收益較高的理財產品多在向地方政府或開發商提供資金,違約風險不低。另一方面,大量民間資金被吸入非標準化債權產品,而且多數購買者並不清楚隱含的風險,許多時候銀行銷售在風險或回報上還有不實之詞,一旦問題出現,勢必引起社會問題,甚至金融動盪。

?

銀監會出手規範理財產品,是在正確的方向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至於此舉能夠降低多少金融風險,取決於銀行的執行力度。銀監會規定非標準化債務資產不得超 過總理財產品的35%或銀行總資產的4%,相信對市場有制約作用。目前此類產品大約占總理財產品的20-30%之間,不過在中小銀行中這個比例不少超過 35%。如果說銀行可以通過擴大總理財產品規模來繞開35%限制的話,銀行總資產4%的限制是繞不開的。由於大型銀行的資產規模大,銀監會政策對中小銀行 的影響較大。

?
?? 對理財產品的管束,在筆者看來,是對整個影子銀行整治的一部分,由此產生出三個後果。第一,今後幾個季度的GDP增長可能弱過預期。如今中國經濟的增長 動力,幾乎全部來自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資。對影子銀行的約束,意味著流向地方政府的資金數量減少,由此直接導致基建投資的減速。第二,地方融資平台出現的違 約潮可能提早到來。筆者原以為,由於流動性充裕、個人理財產品好銷,2010年發出的信託基金、委託債權可以以發新債償舊債的方式度過還債高峰期。一旦高 風險理財產品受阻,今年內也許就會有一批資金鏈斷裂的項目。第三,銀行的盈利水準受壓。利率市場已經箭在弦上,銀行的利率類產品的利潤前景較弱,幾乎所有 銀行都在大力開發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此項監管一出,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的盈利空間受到直接衝擊。

?
銀監會之所以要大力監管理財產品,概因其隱含風險。從集資手法到借貸對象,理財產品均存在著不規範和無視風險的地方。長此以往,對銀行業的平穩發展,乃至對經濟與社會的穩定均構成威脅。

?
然而,筆者認為整個中國影子銀行爆發性增長,其實與政府對GDP的執著直接有關。去年影子銀行空前繁榮的背景,是經濟的不斷下行。政府在呼籲民間投資不 果的情況下,轉向地方投資。地方財政早已入不敷出,正規銀行又不願意如2009年那樣無條件借貸,中央政府不得已才容忍非常規金融的展開,放縱「非標準化 債權資產」的膨脹,說穿了就是給地方政府找錢投資。只要政府不放棄對增長的追逐,民間投資又無起色,影子銀行其實難以禁絕。充其量,一雞死、一雞鳴。政府 監管信託業,資金池便大行其道;理財產品受控,券商理財又在崛起。

?
理財產品失控,其實是表症,根源在於貨幣政策出現錯位,經濟又遭遇結構性瓶頸。儲蓄利率被人為地拉低,長期處負利率狀況,迫使資金出走,是乃理財產品繁 榮的溫床。政府需要地方投資,試圖將民間資金注入其中,而且未將地方政府的違約風險合理地通過資金成本反映出來,於是地方政府大肆發行「非標準化債權資 產」。經濟的瓶頸在於民間企業投資的消失,實體經濟的弱化,迫使政府依賴地方投資。這些就恐怕不是銀監會一紙規範可以解決的了。

?
投資博客 - 陶冬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