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變
2013/4/29 上午 09:39:40
網誌分類: 經濟
美股連經濟唔好的終極考驗都照樣當無到。美國第一季度GDP增幅初值為2.5%,低過市場預期,但好過去年第四季的0.4%(終值),而4月份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為76.4,為1月份以來最低水平,卻好過市場預期的74。當日公布的美企財報則好壞參半。
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個別發展,升跌幅度都好細。杜指微漲12點,收14713點,標普500指數跌3點,造1582點。全個星期計,表現唔錯,杜指漲1%,標普500指數上漲1.7%。油股雪佛龍(Chrevon)季度利潤下降4.5%,而美國最大住宅建築商DR Horton,受惠美國房地産市場持續復甦,季度盈利增長近兩倍,股價勁升超過8%。
唔止美國第1季GDP唔得,中國和歐洲第1季GDP都唔得。一直以來,預測中國經濟或股票走勢,唔係好難,中央只要打開「水喉」,經濟增長以至股市,就會水漲船高。不過,近期的情況顯露中國作為出口大國,面對環球入口放緩,搞經濟都唔易。上周的數據顯示,雖然中國信貸水平創了歷史紀錄,但經濟的腳步卻仍是跌跌撞撞,股市更係有氣無力。
匯豐銀行的專家表示,在信貸猛增的環境之下,經濟增長速度卻減緩了,這實在是一道真正的謎題。Marketwatch駐香港記者斯蒂芬(Craig Stephen) 日前撰文解題,表示這或許是謎題,但肯定不是意外。去年,出口在國內生産總值當中所佔據的份額已經從20006年的近40%降低到了25%。因為出口趨緩,資本高度集中的基礎設施投資不得不接手支撐經濟的任務(中國經濟三大支柱是出口、投資和消費),這一轉變導致了資本集中度(capital intensity)增加,即係話,中國每花出去的一元人仔,能夠換來的增長較前縮水了,所以增長速度亦減慢了。尤為可怕的是,創紀錄的信貸所推高的,並不是經濟增長,而是價格(即係通脹)。
另外,除開基礎設施,內地房地産開發也是一個投資流動的重大目標。上個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增長速度減緩,只有7.7%,較對上一季跌了0.2個百份點,但房地産價格卻再度上漲。據報導,即使中央近期加強限制房價的措施,但是廣州的房價上漲速度還是達到了近兩年之最。斯蒂芬認為,這意味著中國經濟過往賴以食糊的固定資産/出口增長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中國經濟也已到了非進行結構性改革不可的轉折點,事實上,中國的新任領導班子可能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做好了准備。
美林指出,中國的潛在增長率下滑的速度超過了預期,使得新政府要提振經濟,就不得不訴諸結構性改革,即係改革國企。主要的政策,就是要降低嚴格控制之下的準入門檻,創造平等競爭的條件。果真如是,向來視為投資中國股票的一些「正統」理念就有必要重新評估了,例如國企股票的防禦能力,以往購買大型國企股,會比較安全,因為壟斷了市場,兼有阿爺照住。現在就唔係咁睇,那些以往最依賴阿爺的國企,生存能力就會因競爭而顯得最為脆弱。
而那些已經進入真正競爭性的,利潤導向的市場的中國企業對於改革就沒有太大影響。這些領域包括零售、醫療保健、汽車、房地産、運輸、鋼鐵和水泥等。美林認為,由於那些受到阿爺保護的企業的股票的權重要遠遠大於那些沒有的,整體而言,國企改革將對股市形成壓力。
日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慢,與國企乃至政府本身的官方應酬及送禮活動受到了新的抑制有很大的關係。有報導指,政府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即所謂「三公」經費就達到驚人的9000億元人民幣。
習近平主席的上任後即雷厲風行「反腐倡廉」、強調節約,剎住狂吃海喝的宴飲之風。「三公」資金大幅減少,百業在短期內會受到影響而出現一定的蕭條。不過,從更長期的角度說來,中國經濟可走上健康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廉潔的代價不能不付。
若然上述假設係?琚A阿爺要改革求突破,要打破大國止壟斷,若要做十年以上的投資(例如月供),不要一成不變,要留意行業的變化,以內銀計,睇一兩年係建行、工行好,睇十年未必,因為大國企能否適應競爭唔知道,或者招行一兩年內集完資之後可以發力都未定。若資金有限,又唔想經常思考如何轉變,買恒生國指基金(2828)可能安全一點。
陸羽仁
回應(4) 我想回應
陸羽仁 BLOG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