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2013年5月10日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2013年5月10日

青心直說:增長放緩非末日 - 胡孟青
見慣中國經濟高增長的市場人士以至評論員,出現不能承受放緩候群症。其實增長放緩非末日,要知道香港也是由小漁村發展成為工業城市,再演變成金融中心,這可以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理想藍本。今年內地首季投資佔經濟增長比例,由去年的約50%降至30%,在過去三個季度,服務業對GDP之貢獻,亦明顯超過了製造業,是上世紀60年代以來首次,反映經濟結構正在優化。

中國經濟必須轉型
看好新一屆中央政府可帶領經濟持續發展的人士,主要看重政治局七位常委中,有三位是經濟學家。對於首季度增幅放緩至7.7%,分析員總有自圓其說或為數據圓謊的解釋,也許是「經紀要開飯」心態作遂。瑞銀的分析師更把曆法也拿了出來,話說去年即2012年是閏年,因此今年第一季就較去年首季少了一天,算多一天的話,中國經濟增幅就可以接近8%了。我們揶揄空口講白話的人,總會以「如果……聽日就畀個官你做……」概括。

不追求數字上的高增長,或者說增長放緩,反而很大機會形成趨勢性的利好作用。中國的經濟發展,總不能長期停留於勞動密集型模式,由追求數字到崇尚質素與效率,時代已變,人若不變,就是不思進取。當高增長已屆極限,為何還要不顧一切代價、無止境地追逐高增長?

現代化模式是由以生產為本到服務為重,亞當斯密說過:消費是所有生產的唯一終點與目的。當經濟發展因放緩而取得更理想的平衡點,那麼放緩又如何?難道我們還想長期糾纏於產能過剩與通脹之中,繼續作繭自縛嗎?當金融、零售、批發及房地產領域已屆整合階段,像沿海家園(1124)般的股價急升現象,也許只屬隨盛高置地(337)命運延伸出來的理性聯想。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上一則: 財智語陸:發央票目的非收水 - 陳永陸
下一則: 投資學堂:疫症帶旺保險股 - 譚紹興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