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風險與實效最難
2013年11月13日
人多以為構思交易策略最難,其實俯拾即是,最難反而是判斷它們的風險與實效。寫過四集《金融怪傑》的Jack Schwager,訪問過一眾全球頂尖交易員,深知他們的手法和歷年成績。他在近作《Market Sense and Nonsense》中表示,誤用風險評估方法,傷害比不作評估更大。他以開車為喻:駕駛一輛沒速度計的汽車,或比使用一個比現實數字低25%的速度計,更加安全。因為完全沒有依據,令人小心翼翼;反而錯誤的實數,提供虛幻的安全感,出事機會更大。尤其在金融市場,被視為低風險的手法,常會被加入槓桿,意圖放大回報,結局當然是爆炸時令傷亡倍增。
隱藏風險不可忽視
例如被廣泛使用的一個指標,是回報的波動性。波動愈大,風險愈高,聽來合理,人人咁用,似沒問題。但其實數字背後代表的意義,並非那般直線。波動性只描述回報在不同時間的變化,本身並不預示賺錢與否。Schwager舉出一例:如每月均蝕百分之一,波動率便是零,因為回報在不同時期全無變化,可是整體而言當然是輸。
更重要的一點,是波動率要有用,有一個很大的前提,就是用來計算的這段時間,表現分佈要具代表性,能反映將來的模式,這樣才有用。對於有很大隱藏風險,而且風險很久才出現一次的策略,特別不適用。最易理解的例子,就是沽空期權。沽空價外期權,賺錢月份十有八九,回報相若,短期內的波動率自然極低,單看此一數據,會誤以為風險不高,做多幾張也不礙事。但時至今日,多數人都理解到,世事無咁筍,隔一排就會出現一次大龍鳳,沽空期權會輸平時每月所賺回報數倍,甚至十倍幅度的金額。如果計算波動率的期間,長至包括這類大幅損失,自能看到策略的真象。
另一個在測試策略時的問題,是到底預期回報轉化為實際回報時,折損有多大。最近在機構投資者討論跑贏大市策略的會議,很多人都關注「空想Alpha」的問題。因為以歷史數據做實驗,要找跑贏大市的策略,其實唔難。但當實際應用,大多非但成效不彰,同時暗藏風險。最重要的因素,並非頻繁交易的佣金成本,當然也有影響,但不及流通量般大。
加入流通量門檻
紙上操作的成交量,並沒反映在歷史價格中。如果設計的策略,用於流通量極低的工具,可能在實戰中買不到、買不齊,出入差價成本極高;更甚者,突然有「陌生人」大手參與,可能影響原本持有的人們的行為:試想揸隻小型股,突然有資金大力推升股價,原本打算長期投資,也難免心動離場。這樣來來回回,策略不難由空想跑贏,變成實際跑輸。
很多基金和ETF為免因此失足,都在選取操作對象時,加入流通量的門檻。或許散戶身形較細,出入較為靈活,但有些工具有時可能「鬼影都無」,在構思策略時,不宜忽視此一風險。
轉載自《東周刊》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大英Blog物館 - 黃國英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