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3年12月4日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3年12月4日

阿爺為何改革IPO?


A股真會步入牛市?還要看中央如何有效改革。
近日阿爺講將於明年一月尾重啟IPO,亦將會讓銀行與電力股先推出優先股,怎看?

2013年6月24日筆者寫了篇文,題為:「中港股市的死穴」,此文其實是2012年12月5日的延伸版,兩文講的是A股的IPO、大小非和優先股。

優先股是先行試點
作此表白,不是謂筆者是春江鴨,而是作為金錢遊戲的股市,套路就那幾個,一如到飯館,米食就有粥和飯,舒服就食飯,唔舒服就食粥,不用揀,因為,唔舒服時,揀極都是食粥最盞,今時應付國內的IPO與大小非難題,就要先看為何優先股與不審IPO是最盞,就可以歡迎近日A股跌,並估估A股的明天,2012年12月5日部分文如下:

大小非解禁問題是個歷史遺留下來問題,要認真改革下,例如可否轉為優先股,即以息為重。要沽,亦要搵到接手者才有得沽,不要隨時投下個天量解禁的深水炸彈,害人害物,少了大小非解禁的坑,股路應平坦多。

中證監似乎是用拖緩上市來減少大小非解禁所帶來的衝擊,由於延後IPO,才致有800多隻待上市股在排隊。而今個11月亦是全月沒有IPO的,繼續下去,即是一年和兩年後的11月,便再沒有小非和大非的解禁衝擊了,但這是斬腳趾避沙蟲式的。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中國股市是要不斷有IPO的。中國有不少大型國家級電影企業和不少城市銀行應要上市,拖、堵、停,不是辦法。

可減低圈錢抽水機會
大小非股東只持優先股亦有個好處,原始股東不要再來圈錢,抽水、走人、歎世界,原始股東是要繼續去經營才可以使公司壯大。如微軟的蓋茨一心只想沽股票走人時,微軟老早就要關門了,又如香港有些電訊股,大股東只想將公司拆骨套現,而未能及時將公司業務搞好時,普羅股東的損失便有眼見。

買股票人一如買六合彩者心態一樣,如果該期有一億元的金多寶,肯定不少朋友都關心你,問你買?未。同樣如果上證A股指數能連升20天時,相信之前不少銷了戶的股民都要考慮要否重新開戶。無他,人,始終是有個羊群心理,街上如有100個人舉頭上望,作為第101個的你,怕亦會執輸,亦舉頭上望。數年前A股50倍PE也有人買,今時10倍PE也無人要,就是當時怕執輸,今時則怕執了便輸而已!

2013年6月24日文章講IPO較多。
中港股市近日大跌,其死穴是否就在上海銀行同業拆息高企、美儲局退市?筆者認為並不,這都只是皮外傷,真正的死穴是A股的IPO和香港銀行存貸比率可以被扯高,先講A股。

證券會前期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於6月21日正式結束徵求意見,筆者看了些網上的建議,可惜仍未見有觸及問題核心。如果就此就推出IPO的話怕A股在數年後,有機會見低過現水平,為甚麼?

不少的建議都是十分好的;包括要求股東、董事、監事、高管與保薦機構共同成立股東賠償基金,當公司上市六個月內跌破發行價時,就回購股票,當然亦要求上市時所披露的業績資料,不能弄虛作假,發行價又不能過高等等。可以講,這些都是王道之極的建議。不過對股市蠱惑仔就全不起作用,一樣會讓壞心腸的IPO者去將股民抽血。看兩個例子。

家族企業的變相優先股
李嘉誠的長實(0001)上市時好像是1.5元一股,今時值幾何?為甚麼不少股市投資者都謂,買李生股,實有賺?因為在期內,你幾時見過李生有大手減持?在某些時候,李生是密密地自己買長實與和黃(0013),其後見長實、和黃股價雖跌低於李生之前的購入價,但李生仍不見止蝕出貨,可以講,由上市至今,李生在長實與和黃的持股量都是差不多。

同樣情況,見諸新地(0016)、恒地(0012)、恒隆(0010)、希慎(0014)等股,這都是家族控股公司,理論上老太爺離世後,子孫都會分身家,各自沽股,但班老太爺就有先見之明,將股票撥交信託基金,眾子孫只能食息,不能沽股,換言之,這批家族持股是永不會流入市場,變相成了優先股,子孫只食息,於是在不斷有累積盈利下,股票的潛在價值亦升,長實可以由發行時的1.5元(憑記憶,不確定)升至今時約100元,期間還有N次紅股派送,變成買股可發達。

還有一點重要的是,由上市至今,你話李生有邊日無返工?你問他幾時退休,他一定告訴你無咁快,創辦人如斯勤力與盡職返工,用100元一股就可以叫到李生為你盡心搵錢,抵?!

另個例子又是李生,不過是小李生,李澤楷,你買他的電訊盈科(0008),後果如何?不少人以為李氏家族Good Will好,基於虎父無犬子的原則下,認為買電訊盈科實無死,可惜是少了個「無」字,有些高管在未五合一前於15元區清貨,這些高管可以有十幾億過世,但一眾孤兒寡婦就過唔到人世,為甚麼一隻本來人人都需要的公用股,會弄到如斯境地?怕是因高管階層在收購這家前身是電話公司時,似未有全心做好盤生意,而是想玩財技,拆骨斬件售(例如CSL便是被斬出來),當高管主力不是在做大盤生意,而是想搵快錢時,股價表現就絕不相同。五合一後的電訊盈科最高價是逾140元,如今價為何?不要說曾低見近一元。

兩位李生DNA與財智同樣高班,但用心之處有別,其各自經營的股票價亦有別,亦可以此來看A股的IPO。

應先處理大小非解禁問題
A股IPO最易使人聯想起來的是圈錢,不要說業績可以在上市後走樣,更重要的是大股東在解禁其後,可以全?沽股,自己退休去。你叫小股民如何能接你盤生意?這種全身而退的做法,跟斬件拆骨無分別,試想想,有日李嘉誠話賣長實退休,或將和黃斬件賣予人,你道長實、和黃價會跌多少?

那麼A股IPO後能否不讓大股東套現?似又不能,但可否這樣?1。大股東所持之股全轉為優先股,大股東只可收高息,一如本港的家族信託基金一樣。2。這些優先股每年可以有5%轉為流通股,按此在20年後,大股東確可全數沽出退休,如此便可以免小股東要接棒管理公司之虞。

其實國內監管機構看A股走勢圖便知無良IPO對A股影響之大,這輪最後一隻IPO是去年八月,A股整體升,到今年四月,謂IPO會重啟,市便跌,如IPO真如所傳於七月重開,但又未能解決大股東的大小非解禁問題時,任何的IPO都將會是加大對市場日後的破壞力度。有幾破壞?

今年第三季後,解禁的大小非金額可達一萬億,這是兩年前有關股上市後的必然後果,這筆錢誰付?無人能付得出時,就會由股價付,要A股升,難矣!

「中港股市的死穴」文引來不少網上回應,大多認為習李無新政,A股冇得升,這些看法很必然,因為我們多看過去,難估未來,不過炒股者不估未來是不成的,兩年前筆者估崑崙能源(0135)和吉利汽車(0175)可見15元,其時崑崙能源只2.6元,吉利只1.5元,估中一隻,另隻還待其努力,但起碼唔輸。同樣,當筆者於二千年前估港股可於2013年後見三萬八,至今雖未到,但好在有個「後」字,能講2015、2018不見到乎?

筆者憑甚麼去估?憑盈利增長。又為甚麼認為盈利會有增長?因為筆者相信黨,而這個黨是可以有自我改正能力的,不少人不相信黨,不信黨而炒股怕易輸難贏,有機會再談此。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