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直說:可憐的趙滬湘
■趙滬湘自入主中外運以來,因內部問題多多,肯定有排煩。資料圖片
央企重組,在航運界早已不是新事物。追溯至晚清,由北洋大臣李鴻章倡議,成立於1873年、官辦民營的招商局(144),一向是市場認知度最高、在芸芸內地國資航運企業中經營表現最穩健的一家,亦似順理成章地成為市場憧憬重組的目標。但只要稍懂國情,就不難明白為何遲遲未被看上,只因最具逼切性的才會重組,說穿了即是經營不善表現不彰之流。
中外運洗倉有原因
中外運(598)忽然大成交兼一度插水近三成後停牌,令市場中人被嚇得目瞪口呆,事關在投資者眼中,它一向表現中規中矩,雖做三百多億元生意才賺那十幾億元,但肯定不是壞孩子,尤其今年8月,其母公司才跟在上海上市的招商輪船組合營,大力發展遠洋油輪業務,當然,有關合作達成,或多或少是拜曾於招商局當副總裁、自2006年調往中外運當董事長的趙滬湘穿針引線。印象中的趙總,可能長期留港工作,為人沉實敦厚,絕非土豪之流,他當年的調任,曾令不少市場中人對中外運有過一番憧憬,更有人以為招商局會與中外運聯婚,後來才知,中央要許配給中外運的,竟然是拖著一身爛攤子的長航集團。昨天市場發生的突然洗倉,也就是這段因2009年被迫盲婚啞嫁而導致的後遺症,亦就是中外運集團被迫許配予周身不良惡習、在後面生落一堆敗家仔的衰佬長航集團,因而鑄成昨天的不幸。
在航運物流界人士眼中,中外運長航的託管商,全都是我們口中的地痞流氓。這種爛仔公司有一大特點,是無法無天、上下勾結。由於這種託管制度已存在至少三十多年,在計劃經濟年代大行其道,惟在市場經濟年代,尤其上市企業要配合嚴格審計下,自然無所循形。今次出事的,都是因為長航以前在外面壞事做盡、不務正業,當日的合併,是否中外運咎由自取,見仁見智,只知趙滬湘好人好姐入主中外運,肯定是焦頭爛額,有排煩。
投資市場今年忽然對中外運零舍另眼相看,除來自對趙滬湘的信心,當然也被其第二大股東德國郵政吸引,德國郵政為DHL Express即敦豪的控股股東,敦豪亦同時為中外運於內地的夥伴,很可惜,不論外資的管理制度多完善,來到硬件好得、軟件仍有很大改進空間的中原,與趙滬湘一樣——英雄無用武之地。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