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直說:內企管治危機
■內地市場暫時沒有太大政策風險,取而代之反而是企業管治風險。 資料圖片
近期市場忽略了一點,就是有關內地養老險併軌的政策,目的是為提升保障,但關鍵是上萬億元即時資金缺口,稍後當局亦會推動私營健康險覆蓋,保險股這隻棋子在推動經濟及整體市場改革的兩大環節上,實在較券商股更為重要。
內地評論常叫人混亂,對股市更明顯,一時快牛一時慢牛。市場的升與跌,是建基於投資者信心,有信心根本任何時間都是牛市,哪管技術分析、基本因素。目前內地最普通對市況的兩個表述是:市值管理以及估值修復。過去一年,先後次序已相當明顯。搞搞央改,做個重組,市值管理好,就會傳導至大市場,並進行所謂估值修復。但在估值修復的大前提下,在新常態下的中國市場,甚麼才算是新合理值?似乎中、外投資者仍在摸索階段。
以前大牛時代內地股市市盈率動輒要50、60倍,現在滬綜指市盈率卻只有13.2倍,深成指約17倍,創業板指數達58倍。若內地來年主題繼續是估值修復,那麼以創業板為首的概念股肯定受影響,舊經濟股將繼續重新抬頭。
摩根士丹利做了個幾個假設,一旦內地股市重上歷史市盈率高位,滬綜指要見一萬。內地股市夾雜政策、資金及背後利益的錯綜複雜因素,要估計指數水平,較買中六合彩難度相若。若內地股市改革持續,並引入更多外資機構大戶參與,對A股短期潛在升勢反而不利,因為基本因素及市場情緒博弈將加劇。相反想A股再強一點甚至要不斷破位的話,那就最好期盼繼續由國產私募基建及大媽作主話事了。
合約精神蕩然無存
內地市場暫時似乎沒有太大政策風險,取而代之反而是企業管治風險,市場印象分被大幅扣減,也多出於此。正如保利協鑫(3800)對有關出售矽片業務的彈弓手,從好的方向去想,就是叫投資者以後不要再對該公司寄予任何希望。當日決定將盈利比重最大的業務出售,仍然振振有詞說要為主攻高毛利項目,股價大跌了,現在又反口不賣,投資者只會質疑公司的決策能力,而非券商所指的不明朗因素消除。至於綠城(3900)、融創(1918)分手事件,過程峯迴路轉,不但凸顯對契約精神重視與否的問題,突然殺出中交集團以大幅溢價參股,更凸顯綠城本身問題嚴重性及更多利益瓜葛糾纏不清。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