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直說:場外斬到場內
■內地股市近期暴跌,令人擔憂會否引發新一輪追收孖展按金大行動。 資料圖片
回顧過去近一年,買了股票的內地投資者雄心壯志,認為股票必定上升,滬綜指上望八千點,股票策略員又大多不斷吹噓A股大牛市、勢難擋,傳媒報道明顯很想股票不斷大漲,部份起題絕不中肯,而監管層面亦
不介意股市旺場,曾幾何時不斷強調升市來得合情合理,是改革紅利的釋放。
追收孖展 越演越烈
經過短時間一個頗為震盪的調整後,外資券商結論頗為有趣,就是境外中資股年底前仍有最多雙位數升幅,但紅極一時的A股或舉步難行。以一個由內地股市拉動為主的整體中資股市場來說,內地股市不滯,外圍、包括本港H股又豈能提振?內地部門短時間內,由壓抑股市過熱到要拯救股市,變臉之快,令人嘆息之餘,亦實在顯示出,市場一旦只存在一面倒的觀點,持份者就完全沒有互相制衡的空間,影響是可大可小,尤其在一個以零售投資者為主的市場,原來是需要有更多淡友的存在作為沖銷(sterilized)。
沒有人可以低估內地當局承托股市、再使出幾招重建市場氣氛的能力,惟同一時間亦不能忽略,內地股市經歷首次去槓桿,處理過量股票融資所構成的痛苦。按之前的統計,內地券商涉及的股票融資規模,按可流通股份計算,已經達到市值比重的6.3%,較之台灣股市當年爆煲前的半成水平還要高。
內地股市近日的跌幅,4月前入市的兩融客戶暫時未受追收孖展影響,但涉及為數可能相當於場內融資活動的場外配資,由於槓桿比率較高,一般涉及3至5倍,當個股跌幅介乎13%至20%左右,就會觸發強制追收行動。
由此可見內地股市升至四千點後的場外配資槓桿客戶,已幾乎被一網打盡,但到底涉及幾多金額,仍然是一個謎;部份說為數僅數千萬元,但更多數據顯示,可能是數以萬億元計。近日市況或許顯示,場外配置的去槓桿已幾近完成,但萬一股市再跌,新一輪追收孖展按金大行動就會觸及到券商場內提供的場內兩融,當局近日忽然緊張起來,是不無原因的。
內地監管機構在推動市場發展方面不遺餘力,但對於今次從未發生的大型槓桿股票投資活動,當局在處理手法上是極有缺失的。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