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5年8月27日



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5年8月27日


C觀點 - 施永青
中國政府
初嘗無力感
2015年08月27日



自改革開放後,中國政府逐步放棄計劃經濟,引入市場機制,令中國經濟突飛猛進,成效舉世矚目。

然而,中國政府在放手讓市場扮演更多角色的同時,仍不忘適度有為,不時進行宏觀調控,企圖撥亂反正,令經濟可以朝政府樂見的方向發展。

過去,中國政府在進行宏觀調控時,雖然阻力重重,但最終仍取得不錯的成效。西方的經濟學家對此也感到驚訝,認為中國政府在這方面確能恰到好處。中國政府對此可能亦沾沾自喜,對自己調控經濟的能力充滿信心。

正是在這種心態下,中國政府才會在不適當的時機下,使出暴力救市的招式。然而,此一時不同彼一時,今次雖然花的氣力不比之前少,成效卻一點兒也看不到,反而賠上了政府的威信。

「成功乃失敗之母。」中國政府今次的失敗,源於過去的成功。三十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令中國政府忘記了,改革開放的總方向是無為,而非有為。鄧小平是克制政府手上的權力,讓民間扮演更多角色,但現在卻是國進民退,倒行回頭路,怎不自食苦果﹖

過去,中國政府在幹預市場的時候之所以能頗有成效,是因為當時的經濟仍動力十足,本身就有很強的自我修補能力。但中國政府卻把這看成是政府調節經濟的功效,以至在不適當的時候繼續出招。

然而,中國的經濟今天已是另一番景象——地方債台高築;企業產能過剩;互聯網+的顛覆能力強,建設能力弱,新舊經濟青黃不接。處於這樣的境況,本來宜守不宜攻。但中國政府卻在這個時候想借股市來救經濟,結果卻弄巧反拙,導致民間的資金被困,政府的資金也被困,政府手上的籌碼反而比前更少。

實體經濟好的時候,代表政府手上的籌碼多,只要政府作點示意,民間都會自動追隨,政府的調控自然事半功倍。但實體經濟積重難返的時候,政府手上能調動的力量就有限,民眾就會擔心政府力不從心,最後自招損失。

市場經濟靠市場的參與者各自盤算,各為其利,才能發揮作用。若果要企業為了國家的利益,只能買入,不能賣出,那市場機制就無法運作。中國政府一方面想發展金融市場,另一方面卻又暴力幹預市場,這只會互相牴觸,扼殺了市場的生機。

中國股市的歷史雖相對短,但市場的規模已相對大,一日的成交可超過二萬億人民幣。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拿幾萬億入市,就一如泥牛入海,不知所終。

不過,讓中國政府在面對市場時,嘗一嘗自己的無力感,或許也有好處。吃一塹,長一智,希望中國政府明白,並非甚麼事情政府都有能力扭轉的;以後懂得尊重市場,知所行止。

回首頁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