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2016年2月4日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2016年2月4日


【蘇教授論經濟】零售業挑戰巨大(蘇偉文)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最新數據,去年最後一個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總額,臨時數額是四百三十七億元,較前年同月下跌8.5%;而去年十一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則比前年同月下跌7.8%,可見零售業面對的挑戰是如何巨大。

我們除了看到總體零售業的表現外,我們

也要細看各個零售界別的表現,數據顯示大部分零售類別的銷售額均錄得跌幅,可見這個零售業的不景氣是系統性的。筆者將不同零售界別的跌幅列出來(括號內為比同前一年同月的下跌百分點),由高至低分別是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17%)、服裝(12.1%)、百貨公司貨品(12.3%)、雜項耐用消費品(10.6%)、電器及攝影器材(9.3%)、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8.7%)、藥物及化妝品(7.5%)、中藥(6.1%)、眼鏡店(3.8%)、燃料(3.6%)、傢具及固定裝置(3.3%)、汽車及汽車零件(2.6%)、書報、文具及禮品(1.6%)、其他未分類消費品(1.1%)。

從這些數據可見到,高檔消費品的零售額下跌幅度較大,一個直接原因是旅遊業的不景氣,訪港旅客持續放緩自然會對零售業有負面影響,而經濟前景的不明朗,股票市場下滑造成的負財富效應,也令消費者的消費意慾下降,口袋內的錢少了,消費也不會豪爽到那裡去。

私人消費佔了香港的產值六成以上,香港經濟結構已經主要由消費帶動,當零售業出現不景氣時,自然會引發其他界別的負界外效應,例如零售業下調而出現人手過盛,便會令低下勞動力供求關係產生負面變化,低下階層的工資向下調整壓力增加;而零售業的盛衰又可看成是經濟的寒暑表,從目前的數據看來,今年的香港經濟表現並不樂觀。

在充滿挑戰的一年,一些較低價位的零售消費會有相對較好的表現,理由是高檔消費付不起,較低檔的替代消費便更有市場,著名的口紅效應也是說,當消費者買不起化裝品時,便會改買廉價的口紅,因為人始於還是要消費的。

蘇教授論經濟 - 蘇偉文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