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2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評論 2017年2月10日

財經評論 2017年2月10日

財經評論:
儲利是錢不如買股


■筆者想把子女利是錢,拎去買滙控。 資料圖片



小時候,媽媽到渣打銀行替我開紅簿仔,將利是錢做定期存款,年年逗利是,年年做定存,持之以恒,養成儲蓄習慣。這種理財教育應該傳承,但銀紙變質,存款無息可尋,當年那套,今日已經用不到。

基層家庭限米煮限飯,在怪獸家長橫行的年

代,存錢無「錢途」,倒不如投資到子女身上。然而,不只一個,而是多個媽媽級行家,千叮萬囑不要踏上怪獸家長這條路,別儍得報讀甚麼面試班,以為入讀名校十拿九穩,最終花錢得不到結果,費心害神也枉然。

地產界首屈一指的公關靚媽就話,與其每月花1萬元去谷子女學這學那,不如儲起來,他日未能升讀本地大學,可以用作海外留學。她說,兒子現在於英國讀書,8人一班,師生比例低,個別科目甚至2位老師湊住。屈指一算,月花1萬元,年花12萬,假設1歲play group起步,18年就花掉216萬元,而且不是穩讀本地大學。參考行家綜合2016年英、美、澳、加的海外升學費用,平均每年學費及生活費,分別大約24萬、36萬、23萬及30萬港元,讀3至4年使費介乎100至200萬元。換言之,儲足18年,足夠一名子女去浸鹹水。

不過銀紙貶值,必須尋求一項投資工具回報高過通脹。一直拜讀資深財經評論員曾淵滄的專欄,他指出「滙控(005)只剩6厘,越秀房託(405)7.21厘,朗廷(1270)7.65厘,6厘至7厘是不是還有吸引力?」這當然吸引,現在買樓買舖回報率普遍僅2至3厘。假定每年回報率5厘,每年儲12萬元,總投入216萬元,複式增長下,18年後有354萬元。這一刻,我想把子女利是錢拎去買滙控。

記者:陳家雄

財經評論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