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潮文:
買樓不是只為安居
■政府增建公屋遇到的其中一個阻力,可能是鄰近業主反對。 資料圖片
假如筆者告訴大家,香港地建屋的最大阻力並非來自特區政府,而是一眾已上樓的業主居民,大家會否噓聲四起?
事實勝於雄辯,每當有評論員要求政府大增土地物業供應,以打擊物業投資及投機風氣,總會
有一些疑似既得利益者青筋暴現地跳出來,質疑這些評論員有否購買物業,更指出「假如你是業主都不想樓價下跌」,這些言論雖然道出香港現實,也暴露了既得利益者與附和者貪婪自私本質,獅子山下的互助互愛逐漸消失。
增建公屋令大家安居未必有人反對,但假如增建的公屋位於自己住宅旁邊,業主和居民就會反對到底。即使在台灣與新加坡等地,普遍市民都不想自己的鄰里就是基層人士、弱勢社群、甚至被標籤為「有問題」的人,一方面擔心環境、治安等會更雜亂,另一方面就是影響住宅景觀,甚至擔心供應太多會影響樓價。
隨著知識增長與資訊更流通,買樓對很多人來說不再是安居這麼簡單。你的伴侶固然對你的居所明裏暗裏評頭品足,條件相同的兩位男士同時追求一位女士,一個住西半山另一個住天水圍,大家猜猜該女士會選哪一個?
別以為親戚同儕同事之間不會互相比較,誰最早買樓,誰買的樓較大較新、誰居住的社區環境較好、誰買樓最有眼光賺最多錢,統統都是競技場上的熱門項目。
一位年薪逾七十萬專業人士擇居於深水埗區舊樓,與車房唐樓為鄰,大家猜猜同儕怎樣看他?上司會否覺得他「不專業」?親戚會否暗裏看不起他?這情況雖然荒謬兼可悲,卻在現實發生。
貪婪自私風氣固然不可長,但政府決不能單純將建屋阻滯歸咎於反對的市民。政府除了加強溝通,也要多做教育,呼籲大眾拋開鄰避(NIMBY)心態,呼籲政客以公眾利益為重,並放下個人私利。透過向居民提供社區設施、改善交通、甚至特別退稅等誘因,藉此換取地區支持,實踐雙贏。
地產小子
http://www.propertykids.blogspot.hk
本欄逢周四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地產小子
地產潮文 - 地產小子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