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陸羽仁 BLOG 2017年7月24日

陸羽仁 BLOG 2017年7月24日

銀行收費大賺
2017/07/24 09:27:59
網誌分類: 經濟
上星期五美股早段一度追隨歐股大跌,杜指曾跌超百點,不過之後跌幅顯著收窄,恐慌指數VIX收市跌至9.31,創1993年以來收盤新低。不過歐洲股市跌超1%。德國媒體指稱德國三大汽車巨頭是本國經濟史上最大的壟斷案例之一,大眾

、寶馬、戴姆勒三大車廠股價大跌,拖累大市。

近日美國的銀行股紛紛出第二季業績,大家都睇到銀行賺錢,最搶眼球的是摩根士丹利盈利上升,遠超高盛,過去高盛是交易之王,透過他們的坐盤交易部門賺大錢,今年高盛睇錯市,交易部門唔掂,但大摩超越高盛,原因不只如此。

細心比較大魔和高盛的業績,發覺大魔亮麗的業績背後,原來財富管理的業務大幅增長,以經佔了它營收近半。分拆大摩的收入,有49%來自機構證券業務, 43%來自財富管理,8%來自投資管理。所謂機構證券即是傳統人們認為大摩會做的業務,例如股票、債券、商品等交易,再加上投資銀行業務,不過此等機構證券業務的收入,可能很快就會被投資管理業務超越。

大摩如今有16,000個財富管理代表,管理2.2萬億客戶的資產,當中以收費為基礎的資產有9620億美元,試想如果大摩每年收取1%的管理費用,光是直接管理費收入就已經有96億美元,的確是很好的生意。大摩專注做財富管理,可能比高盛炒炒下更加穩陣。在這個低息、低回報的新常態下,很多有錢人都要找大摩來協助管理財富,提高收入。

除了財富管理之外,美國的大銀行原來費用收入都很驚人。看美國銀行的業績,一個很沉悶的項目叫「非利息收入」,這是銀行收取客戶費用的收入,但這項收入及驚人地增長,在美國部份大型的地區銀行,非利息收入已佔總收入的40%! 非利息收入的增長部份源於客戶數目增長,等更加重要的原因是銀行不斷提高收費,例如支票戶口投資的法式, ATM提款的收費,存款收費,交易收費,不活躍帳戶收費,年費等等。

看看透支收費,Bankrate.com話美國的支票戶口透支收費是33.04美元,除了去年略為調低0.1個percent之外,之前已連升17年,摩根大通去年單是透支收費已經賺取19億美元! Wells Fargo賺18億美元,美國銀行賺17億美元,美國的消費者在2015年總共支付170億美元透支收費。

再看看ATM提款收費,Bankrate.com話去年銀行客戶從自己的銀行提款,平均收取1.67美元的費用,若從其他銀行提款,收費更高達2.9美元。美國的銀行收費很複雜,也不是每一種戶口都收費,但有高量存款的存戶反而係會收費。

結論是美國的銀行被過度監管影響收入,他們就千方百計從其他方面提高收入來填補,最後俾錢的仍是消費者,銀行慢慢就恢復盈利。所以美國的銀行股價連番向上,本身有其道理,例如摩根大通一年前股價大約64美元,如今就像升到90.85美元,一年升了42%。

香港銀行的處境或許未完全於美國的銀行那樣,但大方向可能都差不多,他們都千方百計增加收費或其他收入,來填補息差收窄及監管上升的影響。可惜銀行股已升了不少,現價太貴,可能都要等它們回落才好吸納。

陸羽仁
回應總數
陸羽仁 BLOG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blogcity.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