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奀時代:學習點樣收得貴
■近年香港的風氣是只看價錢不看價值,這絕對會窒礙社會進步,更加難轉型高增值。 資料圖片
「成萬蚊部電話,鑲金呀?」近幾年香港人豪氣不再,無論是餐蛋飯、海南雞飯抑或是杜如風旅行團,總之每逢賣得貴,大家就在社交網絡中指指點點。做生意你情我願,一個願打一個願捱,根
本和旁人無關,這股只看價錢不看價值的風氣,絕對窒礙社會進步,更加難轉型高增值。
從來通脹是常態,這一代人特別難接受,有三個原因,第一是人工增幅呆滯。全球化競爭之中,有能力跑出的香港企業不多,大學生數目卻量化寬鬆,於是起薪點低,人工加得又慢,前路茫茫,自然覺得資源有限,百物騰貴。
第二習慣畀like代替畀錢,以為樣樣都好似網上免費資訊,肯睇已經好畀面,唔該你自己去搵廣告。
第三則是遷怒於國內人,沒有北水,樓價及租金一定冇咁高,甚至可能連智能電話也不會有炒價。國內人話就話大把錢,過去十年卻是靠汙染地球剝削勞工所得,而最近一個騙婚案隨便就呃成億,不義之財托高物價,怨氣自然大。
只懂抱怨永沒進步
上述三點都有道理,可是抱怨是不會解決問題,糾纏在這種心結,一代人長期以受害者心態自居,是香港社會一個主要病徵。不應該再將焦點放在「回到沒有自由行之前」這種FF,永遠不會變成現實,鬧一陣無所謂,但鬧嚇鬧嚇,隨時十年八載就此過去,到時物價只會更貴,自己卻沒有寸進。
夠膽賣得貴,還要有生意,才是今時今日營商之道。作為顧客,改變不了價值觀,嫌貴不幫襯無問題,但應該要學識換個角度,嘗試探討可以收得貴的賣點,社會要有這種風氣才會有進步。一味嫌貴,最終結果只會是將貨就價,偷工減料,賤物鬥窮人。企業邊際利潤低,就更加出唔起人工,形成惡性循環。
香港人寒酸到一個點,的士司機收多幾毫都要出個po鬧爆,一味條氣唔順,一味公義掛帥。就當大家心願達成,鬧到的士司機良心發現,從此以後每程收少兩蚊,對大家的生活根本無影響。糾纏在這種芝麻綠豆,兼且明知不會有變的事情之上,等於將責任推卸到社會之上,然後以受害者自居,再用一句「公平咩」作結。責任不在自己,於是在感覺不爽之中,又帶點感覺良好。
所以點樣收得貴,絕對係香港一個重要課題,肯投入研究,才可以令人重新聚焦在自己控制範圍內的事情。
阿飛
本欄逢周二刊出
細奀時代 - 阿飛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