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金融High Tea 2017年11月6日

金融High Tea 2017年11月6日
本地銀行仍然睇好中銀
2017年11月06日
  周末同一班中環茶友食飯,講起見到閱文(772) 招股反應,又見到雷蛇(1337) 等科技股陸續上場,覺得這個富貴險中求的時代,不敢冒險買科技股,就不要要求有較高回報。

  有茶友好風趣機智咁講:「年輕勇進就炒科技,年長退休偏愛港銀,咁

就照顧到香港部份唔喜歡投資內地股市嘅市民情緒。」咁又係,兩類股係強烈對比,講到銀行股,雖然內銀股股價較低,派息率動輒都超過5厘,香港本地銀行股派到3厘以上,已經算高息,但部份退休人士仍只喜歡買本地銀行股,怕內銀股風險較高。席間講到本地銀行股表現,大家談到中銀香港(2388) 最近公佈第三季業績。中銀香港第三季提取減值準備前的經營溢利為88.06億元,比對上一季下跌1.2%;第三季提取減值準備前的淨經營收入為120.34億元,按年增長0.3%,經營支出32.28億元,按年增長4.4%。

  股價回吐 高盛看好
  若以今年首三季加起來計,中銀香港首三季持續經營業務,在提取減值準備前的經營收入為356億元,按年上升14%,溢利262億元,按年升17.6%。中銀香港話,第三季市場競爭激烈,令到淨息差回落,淨利息收入按季減少。但是,平均生息資產持續增長部份抵銷淨息差收窄的負面影響,就算淨利息收入按季略有減少,按年仍錄得強勁增長。中銀貸款減值準備淨撥備按季下降,主要因第三季客戶貸款增長較第二季慢,導致組合評估減值準備淨撥備下降。

  中銀香港公佈業績前,股價搶先炒上,然後在38.2至38.3元左近徘徊。業績公佈之後,股價回落至上周五的36.8元。股民有獲利貨在手,見到中銀公佈的季度盈利略為下跌就沽貨。不過,大行卻不是這樣看。

  高盛發表研究報告,指中銀季績符合預期,雖然期內淨利息收入較低,息差受壓,屬於負面消息,但期內銀行同業拆息比較低,中銀香港收入與行業大環境持平。香港銀行同業拆息開始向上,認為對中銀香港未來的息差有利,維持「買入」評級。

  比較三大銀行股滙控(005) 、恒生(011) 及中銀香港,滙控現價75.6元,去年歷史市盈率13.3倍,主要係去年盈利較差,滙控願意派高息,歷史息率為5.1厘;恒生現價184元,市盈率22.2倍,息率3.3厘;中銀香港現價36.8元,市盈率7倍,息率5.1厘。

  三隻股份中,滙控比較不同,由於滙控是環球銀行股,在外地特別是英國有龐大業務,不能夠和恒生及中銀香港兩間只集中本地業務的銀行相提並論。滙控過往大力削減成本,亦大力派息,又提出回購計劃撐住股價。買不買滙控,是完全不同考慮,既受回購和高息吸引,又要看英國脫歐帶來風險,考慮因素比較複雜。如講到本地大銀行股,我們主要睇恒生和中銀香港。

  市盈率低 吸收風險
  表面看,以市盈率及息率計,中銀香港比恒生明顯好很多。不過也要知道,去年中銀香港出售南商銀行,賺了300億元,令到去年純利有555億元,如果撇除賣南商等因素,去年純利升237.1億元,按年升6.8%,去年本地銀行業經營不易,盈利較低,今年有改善。若不計出售南商盈利計算,中銀香港現價以去年盈利計的歷史市盈率應該是16.4倍,仍比恒生的市盈率22.2倍,顯著低了35.4%。簡言之,中銀香港股價比恒生便宜。本地銀行之中,恒生手頭現金較多,亦願意派高息,吸引了股民貴點也願意去買。

  派息方面,中銀香港去年派5.1厘,比恒生高,但要明白中銀香港去年因為出售南商,中期派多了0.71元特別股息。中銀香港今年以76.9億元出售集友銀行,但盈利只有25億元,中期派特別息只有0.095元,少過去年,所以不要期望中銀香港今年還會派到5.1厘息,假設中銀香港今年末期息仍與去年一樣(估計會比去年多),以現價計,全年派息率估計為3.44厘;恒生銀行將中期息由1.1元增加到1.2元,假設恒生末期息與去年一樣,以現價計,恒生息率估計會有3.48厘,中銀香港與恒生派息率叮噹馬頭,當然,最後要看兩間銀行的末期業績如何,怎樣派息,才能分到高下。綜合而言,買中銀香港抵過買恒生,兩間銀行派息率差不多,但中銀香港市盈率明顯低,這樣風險也略低。

  另外,比較恒生和中銀香港,茶友都覺得中銀香港經營中港業兩地業務,有一定優勢,特別是現時講緊大灣區建設以及粵港澳合作。中銀香港作為中資在香港龍頭銀行,會佔到一定先機。近期中銀香港獲母公司中國銀行集團任命為「粵港澳聯動發展委員會」主席單位,牽頭中國銀行集團在粵港澳地區的各間機構,包括中銀香港、中銀國際、中銀集團保險、中銀投及中國銀行廣東、深圳、香港及澳門分行,加強區域聯動,力爭將粵港澳地區打造成中銀集團的戰略發展核心區及收入增長區。9月中銀香港和中國銀行廣東省份行推出「中銀商事服務粵港通」服務,為計劃投資南沙自貿區的香港及海外投資者提供代辦商事登記服務。在粵港澳合作方面,中銀香港有一定優勢。

  如果睇股價表現,恒生強過中銀香港。中銀香港去到40元之前就行人止步,在高位橫行,近期顯著回落接近一成。在這個下跌勢頭,中銀香港還可能會再跌得深一些。未來要你如何評估大市,對大市看跌,本地銀行都會下跌,銀行股皆貴,不要掂。如果認為大市不會大跌,在幾隻中揀股,可以等中銀香港跌深一些時買入,博其深度回落之後會有反彈,再試高位。

  閱文好熱 高追有險
  閱文將於星期三(8日)上市,以55元定價。散戶如果有幸抽中,炒作策略如何呢?沒有中獎的,又可不可以追入呢?有人提起閱文的內地同業「掌閱科技」,去年9月21日在內地上市。掌閱是內地五大文學公司之一,在線閱讀收入僅次於閱文,全國排第二。上市定價是4.05元人民幣,掛牌首日升了44%,其後愈升愈有,現價較招股價大升9倍,預測市盈率為114倍。

  有人說可以用掌閱走勢同閱文比較,我則覺得內地炒風比香港癲得多,兩者不可比。香港科網股主要是大股升得多,例如騰訊(700) ,中小型科技股升幅有限。相信科技大股的買家主要是外資,把騰訊與外國五大科技股等量齊觀所致。像閱文這些較細的科技股,小心外資基金也不一定會長揸。不過,以閱文的招股熱度,首日掛牌,上升四成、五成,毫不出奇。

  如果多人沽貨,升幅只有兩成左右,就有追貨價值,可以買啲玩吓。但升到五成,高追風險增加。上市氣氛愈好,愈不適宜追貨,如果升五成,甚至一倍的話,可以講,閱文已經即時透支了短期升幅。新股通常要有一個收集期,收乾貨才出現第一波升浪,如果一開始便升得太多太急,少人沽多人搶,可能已經跳過收集期,真接進入第一浪升浪,因為很多人睇好不沽貨的話,大戶想收集也收集不到,不如就直接炒上,然後來一個短線派發。不是說不看好閱文,但超額咁大的新股,一般都幾難玩。

  閱文之後,除了雷蛇之外,又傳聞騰訊會把旗下音樂業務分拆上市,未來這類有品牌的中型科技股,會陸續有來,供應增加將會吸去市場上的資金,大家就不要期望隻隻股都會變成騰訊啦。

  陸羽仁
金融High Tea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