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真已牛變熊?
股市真已牛變熊?
美股上周見兩年來最大單周跌幅。(資料圖片)
股市真的出現狼來了?上周美國股市一周之內下跌逾4%,為2016年1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市場忐忑絕對是自然反應。老實,打從去年第四季起,美股每破千點大關所需交易日數,一次比一次短,市場超買、波幅單邊,即使是被
指為既得利益持份者的華爾街人士,都不斷加入唱淡陣營。所以,現在的調整可算是遲來的跌市吧!
股市見頂後的築底調整是痛苦的,以標普500指數為例,2009年對上一次由牛變熊,指數從高峰下滑至支持位,調整幅度有56%,而若以下跌幅度來衡量,1932年的一次大跌市,跌幅足足有86%。當然,並非每次高位調整,涉及幅度都是嚇人的,1975、1978、及1979年的幾次衝高回落,跌幅維持於一成半內,而1990及1998年的兩次跌市,跌市剛好是兩成內。
說到這裡,股市真的是已由牛變熊嗎?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要問支持股市上升的是甚麼?經濟及盈利從來都是動力之源,低息環境只是錦上添花。又調轉問,觀乎以往,牛市死亡是怎樣?其實,每每都離不開聯儲局政策錯誤,過分收緊,構成系統風險,又或是市場極度亢奮,一旦出現突發事故,造成的人踩人現象。
今年其實是全球資金市場正式走出政策及資金非正常化一年,前者與後者相互關連,但只要推動政策正常化的基本因素不變,環球資金配置正常化造成的波動並非是洪水猛獸的威嚇。市場怕加息,怕加息次數急增,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股市的調整絕對有助拖慢加息步伐。觀乎利率期貨顯示,3月加息機會極高,但同時所反映的全年加息次數,其實僅2.8次而已。
比較有趣的反而要留意全球採購經理指數(PMI)出現的背馳情況,1月德國PMI高達61.1、美國是59.1、環球PMI是54.4。相反,區內及東盟市場經濟體,很多PMI數字遠遠落後:如東盟國整體PMI僅50.2、印尼更低於50、馬來西亞只有50.5、中國財新PMI雖維持51.5,但數字上又遠低於台灣及澳洲。以往環球PMI走勢趨向一致,成熟及新興市場、歐美與區內均大致看齊,是以被喻為同步復甦。近期的背馳從好的角度看,本質上反映區內通脹壓力仍偏低,央行貨幣政策上空間仍較大,其次是區內經濟表現還處滯後,可望於稍後時間追上。印象中,全球經濟真真正正見頂,每次都是區內及新興市場出現過熱及通脹升溫,歷史走勢固然不代表將來,但絕對值得參考。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