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科技革命下新常態
■專題分析指出,在經濟衰退期間加入勞力市場的一群,往後十年的收入也往往受壓。 資料圖片
今個星期,又到一年一度的Jackson Hole大會;今年各國央行行長嘅討論主題,據說是「巨企的市場力量和互聯網」。表面上,感覺是有少少「九唔搭八」。不過,實情是,過
去廿年來,市場不同範疇都出現越來越集中的趨勢。與此同時,勞工的實質工資收入卻一直受壓。
就連《經濟學人》雜誌也在這個星期一連幾日推出關於就業的短篇專題,剖析這個新常態;其中一篇就講到,2008年金融危機,最年輕一群的求職者明顯最受衝擊;由2007年到2010年,20至24歲的美國人失業率由7.2%暴升至17.2%。而且,在經濟衰退期間加入勞力市場的一群,往後十年的收入也往往受壓;長遠來說,由「八零後」所組成的家庭,也更難有效地累積資產。
收入低的一群,累積不了資產,這是典型的富者越富,貧者越貧。不過,在曾幾何時的經濟模式,一旦資產價格回升,或多或少都會產生點滴漏效應(Trickle-down effect),漸漸讓各行各業都受惠。可是,自從廿年前的資訊科技革命,顛覆性的營運模式,將勞力需求不斷被各種自動化程序所取代。假如你有閱讀McKinsey和Harvard Business Review之類的管理雜誌,就知道當下十居八九的題目都是講AI,換句話說,從前最吃香的白領階級專業,也一樣面臨自動化的取代。
央行可以做甚麼呢?我想央行總不可以說要將更多資金投入到勞力密集的作業吧。反之,貨幣政策正常化,資金成本提高,技能失落的人不見得有利,但若然引發爆破,這群人肯定又再次首當其衝。如何解決這個兩難,今次大會可會有個結論?
利世民
http://fb.com/leesimon.hk
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利世民
利字當頭 - 利世民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finance.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