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金融機構走出去挑戰何在?
中美貿易爭端衍生出一系列的問題及挑戰,其中,中資走出去被蒙上政治色彩。筆者先撇開政治不談,只談經濟。在年結前,內地友人與筆者討論中資券商走出去的最新發展,早前內地第一財經日報亦有刊登,內地《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境外設立、收購、參股經營機構管理
辦法》實施已超過兩個月,內地業界一直努力推動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走出去」,加強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對境外機構的管理。
此前,中資券商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收購、整合海外券商後存在中資色彩漸濃、國際色彩淡化的情況,進入國際市場後的表現並不突出。券商走出去最重要的應該是如何提升國際競爭力,而如何吸納國際性投行人才乃重中之重。
自1993年前後首家券商開始嘗試走出去,其中標志性事件是上海萬國證券收購王集團(香港)有限公司,截至2017年末內地有31家券商在境外設立或收購經營機構,券商在境外設立的子公司和孫公司已過百家。海外業務對中資券商的作用越發重要,目前,內地證券公司的境外分支機構多聚集在香港,歷經多年發展已將不少外資券商擠出了香港資本市場。不過,在迅猛發展的過程中,中資券商境外經營機構仍然問題頻現。
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將香港和內地市場更為緊密的聯繫在一起,部分券商參與其中,在二級市場上的操作上出現違規行為,有的券商通過資本運作買入非金融性資本,有的則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洗錢」造成外匯流失;風控較差的券商在港子公司出現大幅虧損。
中國證監會發言人曾在今年9月底曾表示,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在境外設立、收購了經營機構,積極為境內企業跨境投融資活動提供了金融服務,提高了自身國際化經營水平與核心競爭力。但也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部分機構下設機構較多,層級較多,內部架構不清晰,管控不到位;二是部分機構將業務拓展至非金融業務領域,有的還返程境內設立子公司從事與母公司同質或相似的業務;三是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對境外機構管控不足,存在風險隱患。
這種背景下,中國證監會9月28日正式發布《管理辦法》。《管理辦法》給予存量機構過渡期,要求相關機構於3年內完成整改。對逾期未完成整改的機構,監管機構將依法採取監管措施。距離新規發布到現在已超過兩個月,目前不少內地券商對於境外業務的布局和整改還在緩慢推進中。
未來內地監管層有可能對中資券商在香港港的經營機構進行全面檢視,加大對它們的監管。目前,境外業務布局走在前列的依舊是大型券商。與大型券商相比,中小券商則處於試水階段。在市場人士看來,中小券商有潛力涉足境外業務,但受限於缺乏國際性人才。
在內地券商之間的競爭靠規模和實力,以IPO為例,該業務受政策影響大,投行業務時虧時賺,證券公司要有一定的規模和本金能承受這種過山車式的「行情」。與之相比,境外券商行業的競爭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它們比拼的並非規模,而是經驗、能力、知識和技巧。如香港市場諸多本土券商規模和資金實力並不雄厚,但它們對市場能夠精準把握,反而實現「彎道超車」。反觀內地中小券商,即使赴港設置了機構也僅處於試水階段,對境外業務的投入不足以吸引到高質量國際性人才幫其管理。海外人才更關注應聘的公司能否表明其業務的目標、發展策略、投入的資源,並以此判斷他們是否滿足職位的要求,但是部分中資券商高管對境外市場了解並不深刻。
回顧中資券商在境外的業務布局,設立、參股、收購經營機構,中資券商在境外均有不同的案例存在,這在市場上被視為可接納的模式,然而中資券商通過香港進駐國際市場後並沒有突出表現。未來隨著中國企業的走出去,中資券商建立國際網絡、與國際資金和國際市場接軌尤為重要。
近幾年部分內地券商收購了以香港為基地的境外經營機構,雙方在資金、管理層、技術上經歷不同程度的磨合,在此之後中資色彩漸濃、國際色彩淡化,未來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國際競爭力證券公司業務複雜,國際業務更多的需要靠國際性人才。此前,內地券商多利用境內人才,海外業務進展緩慢,甚至出現業務萎縮、風控失控的難題,未來必須對症下藥。
中環人 - 溫天納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