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同時受惠汽車及手機業務前景
小米同時受惠汽車及手機業務前景

小米同時受惠汽車及手機業務前景
小米集團(1810)主要業務涵蓋智慧手機、物聯網(AIoT)及互聯網服務。根據報告,智慧手機業務佔收入約46%,AIoT和生活方式產品約30%,互聯網服務約8%,電動車(EV)業務逐步上升。
小米的亮點包括其創新的「新零售」模式,透過代理商減少庫存壓力,提升效率,並在消費者中建立強大的品牌忠誠度。中期內,集團受惠於電動車需求激增及擴展至海外市場,短期則因YU7 SUV的成功推出而獲得市場關注;長期看則憑藉持續的技術創新及生態系統的整合,促進多元化收入來源。小米計劃在2030年前開設10,000家Mi Stores,進一步加強市場佔有率,並在電動車及AIoT領域持續擴張,預期將為未來成長提供強勁動力。

小米集團近期在電動車業務方面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力,尤其是其YU7 SUV的推出受到了市場的熱烈反響。該車型在上市後短短18小時內便獲得了240,000個訂單,顯示出消費者對小米電動車的高度期待。公司計劃持續擴大其電動車產品線,並預測2026年將推出新款車型,這將進一步提升市場佔有率。毛利率的預測也顯示出上升趨勢,預計2025年將達到25%,顯示出電動車業務的盈利潛力。小米的先進技術和智能化解決方案在電動車領域的應用,將有助於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此外,隨著新零售模式的推廣,小米能夠更有效地將其電動車銷售至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進一步推動業務增長。
另外,在手機業務方面,小米集團依然保持穩定增長。智慧手機的銷售佔據公司總收入的約46%,顯示出其在市場上的重要地位。小米透過不斷創新和提升產品品質,吸引了大量消費者。近年來,公司致力於提升其旗艦機型的性能與設計,以滿足消費者對高端設備的需求。此外,小米在全球市場的擴展策略也顯示出成效,特別是在印度及歐洲市場的佔有率逐步提升。隨著5G技術的普及,小米的5G手機產品線將成為未來增長的重要催化劑。新零售策略的成功推廣,減少了庫存壓力,提高了銷售效率,為手機業務的增長提供支持。整體而言,小米的手機業務在產品創新、全球擴展及市場策略上均展現出良好的前景。

以現價計,相等於過去12個月的追蹤市盈率約52.5倍,市場給予集團的預測市盈率為30.3倍,較追蹤市盈率為低。主要是市場預期集團未來年的市盈率增長率達到1.2倍,雖然市帳率已升至5.28倍,在行業中已屬於較高的水平,但由於小米集團同時以手機、汽車及AIoT作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可以享有較高的估值,令股價即使在早前進行配股回落後,仍可在極短的時間內重返高位並創出新高。目前市場上共有32位分析師對小米集團進行調研,市場給予的目標價範圍由34元至80元之間,以目標價的中位數66.7元計算,現價仍有28%的潛在上升空間。

小米集團股價於4月見低位36.05元後反彈,並在升破20天線阻力後,繼續形成一浪高於一浪的走勢,最高曾升至61.45元後,走勢開始回調。雖然股價上周已失守20天線,並於上周五一度跌至最低位52.5元,但隨即作出反彈,股價並未失守52.5元後,昨日已連續第二日形成陽燭走勢。只要股價能成功向上突破55元,相信會令更多的期權空倉進行補倉,進一步推升股價。暫時預期股價可以在短期內升上20天線,一旦突破,可以重返前高。投資者可以在54.5元買入,目標上望60元,只要股價能企穩在52.5元以上,則可以繼續持有。

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沒有持有股份及相關衍生產品之權益。
投資專欄 - 彭偉新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