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據弱 油價沽壓增
廣告
上週五(7月25日)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WTI原油(9月)期貨收跌0.87美元,報每桶65.16美元。本週原油市場延續震盪走勢,受到全球供需前景變化、地緣政治、經濟數據與市場資金流動等多重因素影響,儘管煉油需求持續回升,但疲弱的製造業指標與美國油
氣活動下滑,仍為油價帶來下行壓力。
閱讀全文
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增產預期升溫,全球供應回復強勢。根據國際能源組織(IEA)指出,6月全球石油供應月增每日95萬桶至每日1.056億桶,主要由沙特阿拉伯與OPEC+主導,年增幅達每日290萬桶。
預期2025年全球供應將再增210萬桶至1.051億桶,2026年達1.064億桶,非OPEC+國家如美國與巴西將為主要貢獻者。
全球煉油活動同樣呈現回暖趨勢,6月日均煉油量月增170萬桶,預估7月至8月再增加200萬桶至季節性高點8,540萬桶。
然而,成品油庫存上升亦成為潛在風險。5月 OECD與非OECD總體石油庫存增加7,390萬桶,反映高煉油量與需求不匹配的結構性壓力。
美頁岩產區進入調整期
需求方面,根據國際能源署(IEA)與OPEC月報,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預估將僅增加至每日70萬桶,創2009年來最低年增幅(不含疫情年份)。
第二季需求增幅下滑至每日55萬桶,新興市場需求乏力成為主因。
儘管印度與中國需求仍有支撐,IEA預期中國2025年石油需求僅增加每日81,000桶,印度增長92,000桶,均低於往年水平。
根據貝克休斯最新數據,截至上週五(7月25日)當週,美國石油探勘井數量減少7座至415座,連續第13週下降,並創下2021年9月以來新低。
美國能源部數據亦顯示,截至7月18日當週原油日均產量下降10萬桶至1,327萬桶,儘管全年產量預估仍維持1,340萬桶新高,但短期增長動能明顯轉弱。其中,二疊紀盆地探勘井數量下滑3座至260座,代表美國頁岩產區亦進入調整期。
庫存方面,截至7月18日,美國商業原油庫存下降320萬桶至4.19億桶,低於市場預期的減少560萬桶,但仍較五年均值低8.6%。汽油與蒸餾油庫存變化分化,其中汽油減少170萬桶;但蒸餾油庫存卻意外增加290萬桶。
煉油廠加工量日均增加至1,690萬桶,產能利用率提升至95.5%,為年內高點。汽油與蒸餾油日均產量分別達940萬桶與510萬桶,支撐成品油供應。汽油日均需求回升至896.7萬桶,但仍低於去年同期945.6萬桶,年減近5%。
柴油日均需求與年初預估背離,能源部預估2025年全年柴油需求將下滑,反映美國工業活動與運輸需求放緩。
截至上週二(22日),CFTC數據顯示對沖基金與資金管理機構的WTI期貨淨多單,減少5.6%至153,331口,創三個月新低。淨多單連續三週下降,反映市場對需求展望疲弱與油價上行空間有限的預期。
綜觀本週數據,美國與全球供應呈現雙軸擴張趨勢,而需求端卻受限於製造業疲軟與非OECD市場增速放緩。建議投資者可於每桶66.61美元時沽WTI原油(9月)期貨,目標價62.96美元;止蝕68.38美元。
撰文:經一編輯部
勁一專欄 - 葉佩蘭博士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dige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