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2013年8月16日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2013年8月16日

上市公司壓力大

不少人總以「這間是上市公司」而自豪。數日前我於工作附近的一間快餐集團餐廳吃了一個下午茶餐,一碗雪菜肉絲米粉,一碟通菜及一杯12安士的可樂,份量算可以,盛惠24元,價錢也合理。

這間快餐集團不完全是上市公司。它的一個重要夥伴在新加坡上市,但一個家族是另一個主要的股東,由於沒有那麼大的股東壓力,他們可以在食物的份量上平衡成本與顧客的需要。相反,在香港上市的一些快餐集團面對相當大的股東回報壓力,近年無論是租金或是工資及食物,均大幅地上漲,股東的利益不可以不照顧,唯有在成本上做點事,最明顯的是食物的份量少了,顧客吃不飽。

這其實是一個角力,顧客不滿意,股東卻滿意,相反亦然。有些企業可以有一個平衡點,有些卻偏向股東。另一個例子是地產發展商,有些上市的發展商追求股東回報無可厚非,只是作為租戶的卻有難了,他們業務的壽命可能只有短短數年,或是更少。大業主很快便會更換租戶,相反,有一些發展商在住宅區容許小租戶可以放心地經營,甚至是在店舖外擺放東西,只要不是太阻礙行人便是了。有不上市的發展商甚至花上比正常長很多的時間來推出樓盤,因為他們不用面對公眾的股東,壓力少得多。

利潤沒有增加,股息沒有增加,股份價格便下跌,股東蒙受損失,這是誰也不想的事情。在經濟不景時,過份追求利潤的增長,一定會使一些長遠的關係受損。那條數很靚,原來背後是犧牲顧客與一些小企業的利益,這不一定是成功的模式。

上市的目的主要是集資及有更好的曝光率,只是在不完全的金融系統下,利潤可能是唯一的指標,於是企業的高層只有以此為終點,怪不得有不少CEO說上市公司的壓力大。換上不是上市的公司,他們不用向公眾交代,只要營運得宜,它們可以有很強的現金流,但外人卻未必知悉真實的情況。近年不少新上市的公司的股價均跌破招股價,反映了融資與分紅的不對等,上市有時候等如向人拿錢,但拿了以後卻不知所終。

李兆波
理財多面睇 - 李兆波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