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區長貧難顧,東區割肉餵鷹
政府向立法會提交《2013年區議會條例(修訂附表1及3)令》,以落實在第五屆區議會調整東區與灣仔兩區的地方行政區分界,以及因應有關調整而就東區和灣仔區議會民選議員數目作出修訂。
由於來屆區議會將取消委任議席,而區議員的議席是由居住人口決定,基於灣仔的居住人口較少(但同時流動人口極多),如果源用現時的分界,未來灣仔區議會則只有11席;相反東區由於是住宅區為主,人口龐大所以有37席。
於是有建議,由東區割兩個選區給灣仔區,包括天後及維園選區,改為劃入灣仔區議會,令東區區議會的民選議席,減至35席,而灣仔區議會增至13席。有議員質疑為何不將更多的選區撥入灣仔,又有認為會令到學校網改變,甚至會影響兩區的休憩用地和社區設施。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秘書長梁松泰回應指,相信改動不會影響兩區的公共服務,主要是有兩至三間中小學,會更改校網,須進一步跟進。
大家看一看這個劃界的方案的具體情況,附圖藍色線將會是新劃界,筆者將受影響的界線放大,大家會發覺位處山上的威景台變為灣仔區的一部份,而英皇道和天後廟道之間有一排樓又會夾灣仔區中間。變成身在東區,一行出街就變成灣仔區,門前有堆垃圾,都不知由誰管。
政府官員的回答也相當有趣,說會有兩三間中小學會受到影響,不知道這名官員是否知道:16區校網是橫跨東區和南區,要執的話請先將16和18兩區執好;至於中學校網,一向都是和區議會分界重疊,才會有所影響。
其實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值得這名官員擔心的,就是香港人口統計,有兩種分區方法,其一是統計小區,比如灣仔銅鑼灣北角,是碎到這個地步:
另外一個,就是以區議會分界為基礎,雖然選區常常會改動,但大區很少有改動,多年來較的只是原荃灣區分出「葵青區」,和油尖區和旺角區合併為「油尖旺區」。
既然灣仔區已沒有更多的土地可供發展住宅,亦沒有維港以外的海岸線可供填海,再加上住宅轉為商業用途是大勢所趨,所以議席偏少在大勢是無法改變的,今屆東區要割兩區,未來可能仍要再割,問題最終都無法根治。
筆者會建議,參考油尖區和旺角區合併為「油尖旺區」,將同樣人口偏少和有下降趨勢的中西區,合併為「中灣區」(暫名)。以下是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和2021年人口推算,港島各區人口分佈。2011年普查2021年推算
中西區25.2萬24.9萬
灣仔區15.3萬15.3萬
東區58.8萬57.7萬
南區27.9萬27.0萬
合計127.1萬124.9萬
中灣區40.4萬40.2萬
如此,中灣區人口達40萬,議席就可以增至大約26個,11個區議員和13個區議員,其實幫助不大,倒不如一次過將兩區合併為一個中型的分區,而即使如此,議席也不及東區、沙田、元朗這些大區。
筆者很希望政府考慮這個一勞永逸的意見,而非將問題小修小補,而且令到行政混亂。
趣遊樓市 - 脫苦海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