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Mauldin:大政府迷思扶貧難成事 (2014-03-12 09:53:28)
轉載▼
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MaynardKeynes)曾說過,自以為擁有獨立思考的務實之士,往往是某位已故經濟學家(defuncteconomist)的思想奴隸。
今時今日,學術界及官僚界視凱恩斯主義(Keynesianism)為金科玉律,甘於被這套等同於宗教信仰一樣的經濟理論牽著鼻子走。
凱恩斯成了自己口中的「已故經濟學家」,泉下有知相信亦會大感諷刺。
本來事事批判的有識之士,面對凱恩斯主義種種基本假設卻照單全收,任憑客觀事實及數據如何千變萬化,亦一律以凱恩斯學說加以過濾分析。
他們當中部分人更身居要職,負責制訂政府政策,對本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
當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弄巧反拙,催生了收入不均問題,追隨者義正辭嚴反對社會不公義之餘,卻繼續藥石亂投,以相同的錯誤措施試圖振興經濟。
就如18世紀的醫師以水蛭給病人放血治病一樣,凱恩斯信徒大安旨意,因為所有有識之士、經濟科學家及思想家都認同他們的治療方案。
本周,筆者將探討凱恩斯主義的種種問題,剖析其對收入不均的影響。
任何主意都會產生後果,壞主意自然亦會產生不良後果。
收入不均近日成為經濟界及政圈中的熱話,筆者兩周前亦就有關問題展開了系列式探討。
筆者所以有感而發,皆因早前讀了由聖路易斯聯儲銀行家庭財務穩定中心訪問學人西納蒙(BarryCynamon)與華盛頓大學經濟學教授法紮里(Steven M.Fazzari)合撰,題為「不均等、大衰退與疲弱複蘇」(Inequality, the Great Recession, andSlowRecovery)的論文。
一篇論文之內竟能把各種糟糕的經濟概念及研究技法共冶一爐,這種集各家之所短的本事,煞是近年難得一見。
論文帶出的訊息──不均扼殺經濟增長,其實並不只是兩位作者的一家之言,而是幾乎整個經濟學術界的主流意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施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鼓吹有關理念已有一段日子,另一名諾獎得主克魯明(PaulKrugman)亦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亦指出,經濟增長疲弱是收入不均直接導致的;至於質疑論文作者邏輯推論或研究方法的所謂「右翼」想法,IMF文章一律置之不理。
關於收入不均的不同研究筆者日後或會另文探討,本周先集中精力看看「已故經濟學」的理念。
個別讀者或會認為,經濟理論再頭頭是道,也不過如此,跟我的投資組合有何相幹?最直截了當的答案是,經濟理論既是中央銀行施政的依據,同時亦決定貨幣的價格,而貨幣價格正是所有資產價格的基礎。
央行的行動對經濟可能有利,亦可能有害;相關措施可以減輕短期波動性,但同時亦可能加劇價格扭曲及泡沫形成的壓力。
雖然美英央行已著手逐步解除非常規貨幣政策,但一旦美國、英國或歐洲再次陷入經濟衰退,或再度爆發危機,央行的對策及隨後實施的貨幣政策,亦將以凱恩斯主義為依歸。
換句話說,央行首腦將以一貫方針拯救經濟,哪管利率目前已處於低位,流動性已源源不缺。
投資者必須認清央行官員信奉的經濟理論如何發揮作用,最終對投資組合將產生什麼影響。
衰退源於收入不足
不妨先由維基百科入手,看看凱恩斯主義的典型定義:
根據凱恩斯經濟學(或凱恩斯主義),經濟產出短期而言深受總需求(aggregatedemand,亦即經濟總開支)影響,經濟衰退期間尤其如此。
凱恩斯學派相信,總需求不一定相等於經濟體系的產能;反而,總需求受一連串因素左右,表現有時相當反複,以至產出、就業及通脹亦受到影響。
凱恩斯學派經濟學家不時質疑,私營界別的決定有時會引致低效宏觀經濟結果,公營界別因此有必要積極采取政策措施應對,特別是透過央行的貨幣政策及政府的財政政策手段,在商業周期不同階段中保持產出穩定。
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主張混合型經濟,亦即以私營界別為主,但政府在經濟衰退時或要介入。
世界各地的中央銀行以至大部分經濟學者,都已被凱恩斯理念完全俘虜。
在當前新凱恩斯主義當道的前衛世界,消費需求更是重於一切。
事實擺在眼前,聯儲局的經濟政策正是要以低利率及廉宜資金刺激需求。
所有凱恩斯學派經濟學家都有相同主張,就是利用財政政策(特別是政府預算)刺激消費需求。
其中理據在於既然消費者節衣縮食,政府就得挺身而出,填補開支缺口。
政府要代民消費,難免涉及赤字開支及借貸。
這種振興經濟方針,問題實在不少。
首先,以杠杆(亦即借貸)刺激當下開支,定必會壓抑日後的消費。
須知道債務實際上只會扼殺日後的消費,或是把日後消費提前而已。
再者,正如羅戈夫(Ken Rogoff)和萊因哈特(CarmenReinhart)兩位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舉證充分的研究指出,私營界別及政府杠杆化到了某個水平,就會自食惡果。
這個臨界水平並無實際數字,何時到達亦無從得知,總之就是當放貸者(一般來自私營界別)認為借款者(可以是私營界別,亦可以是政府)可能出現還款困難,因而要求更高利息以抵償借貸風險。
二次大戰以後各個重大「經濟奇跡」都是杠杆化的結果,且往往以刺激性財政及貨幣政策措施作為杠杆手段。
幾乎每個「奇跡」都落得慘淡收場,只有當前高速增長的中國除外,但即使神州大地的經濟奇跡如今亦受到質疑(即使中國只是放緩,對世界各地亦將產生重大影響,硬著陸或經濟衰退就更不用說,此所以不少投資界中人正緊盯著當地)。
筆者倒認為,經濟衰退並非源於消費不足,而是收入不足所致(依筆者所知,這亦是奧地利學派代表人物海耶克〔FriedrichHayek〕及其他經濟學派的見解)。
財政及貨幣政策應以提升經濟各階層的收入為目標,方法不外乎增加產出,讓企業家及商人更便於提供產品及服務。
商戶增產自然要增聘人手,收入亦隨之上升。
中央定價厚此薄彼
沒有收入,就沒有稅收供政府重新分配;沒有收入及產出,重要的經濟作用就無從談起。
凱恩斯的觀察並沒有錯,經濟衰退就是消費偏低期,但那是結果而非原因。
政客及學術界所以鍾情凱恩斯主義,皆因相關理論相信政府行動可以決定經濟命運;在凱恩斯主義的框架下,政府及央行可以理直氣壯地幹預經濟。
拜凱恩斯主義所賜,在首都華盛頓開會的12名聯儲局理事,才會自感有資格為利伯維爾場厘定貨幣價格(亦即利率),並認為相比起天天在市場中以自身資本犯險的企業家及商家,自己更了解經濟實況。
中央控制愈幫愈忙,最終拖慢增長步伐之餘,經濟狀況更形糟糕,此等鮮活例子世上已有不少。
只有任由民眾根據自由意志,以買賣雙方的身份為產品及服務,甚至利率及貨幣定價,才能得出有效的均衡價格(market-clearingprices)。
試圖控制相關價格,只會出現不同社會群體厚此薄彼的結果。
今時今日,獲厚待的幾乎總是銀行家及富裕階層;儲蓄者及企業家則只能以裙帶資本家的剩菜殘?裹腹,或以利率受壓之下的收入為生。
諷刺的是,當局試圖以「廉宜資金」刺激消費需求,但退休人士及儲蓄者的消費力卻因此下降,消費因而萎縮之勢顯而易見。
債台高築換來的消費,難道比辛勤勞動及儲蓄換來的消費可取?這就是貨幣政策所謂的滴漏效應,諷刺的是,受眷顧的往往是規模極大的銀行及機構。
分析西納蒙及法紮里論文的種種不是之處,當可發現凱恩斯主義已演變成哲學框架,把奪走一方財產再給予另一方的行為合理化。
這種信條的後果有多可怕,美國投資顧問兼作家吉爾德(GeorgeGilder)有一番見解:
美國企業家受到不公平對待,最受威脅的是窮人。
假如社會主義及裙帶資本主義令富者處處受制,機會收窄之下最苦的將是低下階層。
高稅率及壓抑性規管措施不會切斷富者的財路,但會阻礙窮人晉身富裕階層。
高稅率不能重新分配收入或財富,卻會促使納稅人轉移陣地──由促進產能的投資轉移至海外避稅天堂;由投資辦公室及工廠轉移至沙灘度假村及市政債券。
先旨聲明,西納蒙及法紮里的論文並非通篇歪理;在數據分析過程中,二人所作的若幹結論亦屬正確。
他們又用上大量精密的數學分析,得出人盡皆知的結論,亦即支出不能超越收入。
作者接著又論證,最高收入5%人口與95%基層人口,兩者收入增長差距很大。
由於沒有考慮就業福利比重愈益擴大的因素,亦沒計算政府總體支持計劃,作者計算的收入增長差異實有誇大之虞。
至於過去30年,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以固定幣值計)的人口倍增的現象,論文亦沒有提及。
實則生活質素大為改善者數不在少,盡管他們的掙錢能力不及更富裕的階層。
接著不妨由作者現身說法,親自講解研究的結論。
以下選段值得讀者再三咀嚼:
可追溯至波蘭經濟學家卡萊茨基(MichalKalecki)的宏觀經濟學一派意見,指出了收入不均日益嚴重的主要問題。
有關理論假設,高收入家庭(往往屬利潤接收者〔profitrecipients〕)開支占收入比例較其他家庭(往往屬受薪者)低,由此可見,收入不均問題加劇將窒礙需求,並造成失業問題。
假如需求未能以其他途徑產生,則經濟可能長期呆滯。
節約悖論漠視儲蓄功用
筆者得承認,一如馬克思主義,上述經濟理念廣為人知、深獲認同,卻大錯特錯。
兩位作者的立論基礎,基本上就是可惡的企業家及商家(亦即他們口中的「利潤接收者」,彷佛「利潤」本身帶有貶義!)竟敢把部分金錢儲蓄起來而不全數花掉,變相危害經濟,真是冷酷無情又自私自利!
凱恩斯主義自高自大的核心思想,正是消費比儲蓄可取。
筆者已多次論及凱恩斯的「節約悖論」(Paradox ofThrift),亦即「儲蓄以個人層面而言屬好事,但假如所有人都儲蓄,消費就會減少。
」這句話表面看來合情合理,凱恩斯主義者以此響應傳媒亦擲地有聲,但有關悖論卻存在先天謬誤。
須知道儲蓄假以時日可用於投資,產力提升之下產品及服務亦會隨之增加,最終帶來更多收入,進而衍生更多需求。
但節約悖論的假設卻否定儲蓄的相關作用。
經濟活動需要某種形式、來自某種渠道的資本推動,沒有儲蓄,任何經濟作用都無從談起。
過去3年,美國生產力增長持續倒退,與對上60年的平均值相比更已跌近六成之多,正是儲蓄減少之下漸次形成的趨勢。
歸根結底,產力增長有賴儲蓄,只有產力持續增長,全國總體收入才會攀升。
剖析儲蓄的作用可以用上整個專欄的篇幅,但無論如何,儲蓄率跌至曆史低位,定必有後遺症。
儲蓄經過一段時間就會轉化為投資,但典型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及他們服務的政客卻沒有這分耐性,務必要看到政策立竿見影,唯一的方法就是促使人們立刻消費。
新凱恩斯學派經濟學家說穿了就是少不更事的年輕人,只求當下花錢消費的快感,對未來則漠不關心。
借錢刺激當下經濟只會令子孫後代百上加斤;今天大家要繼續派對狂歡,後世卻要代為填債。
一場跨代之戰正徐徐醞釀,一旦子孫得知我輩如何花費無道,禍延後代,彼此矛盾只會更形尖銳。
西納蒙及法紮里又在文中指出,債務相對收入的比率上升,往往伴隨資產價格(如樓價)攀升而來:
研究結果顯示,面對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以來愈見嚴重的收入不均狀況,95%基層人口所作的財務選擇終歸無以為繼。
資產負債表不能無止境地惡化,標志著財務狀況崩潰的「明斯基時刻」(MinskyMoment)終於在大衰退前夕出現。
95%基層人口不獲放貸,樓價呆滯不前然後下跌,一場危機由此展開……有關經驗正好支持廣為接受的見解,亦即其他因素不變之下,收入不均問題惡化將拖累消費開支。
真的嗎?作者雖然在論文第6頁提到,「經濟衰退之前,美國總需求增長並不過分」;但又顯然認同95%基層人口的消費開支,是靠物業升值加按得來的貸款推動。
雖然如此,作者仍然為基層抱打不平,同情他們「不獲放貸,樓價呆滯不前然後下跌」。
就筆者所知,當年隨著樓價升勢開始轉弱,按揭業貪腐及欺詐問題已日益明顯,貸款亦隨之中斷。
印象中幾乎所有人都貸款無門,否則人們不會無緣無故以賤價出售大量資產。
收入不均問題惡化不會窒礙消費開支,但過度舉債及杠杆化卻會釀成消費泡沫,最終無以為繼。
問題根源實在於廉宜資金政策、低利率及監管無能;消費開支所以減慢,只是舉債過度及泡沫爆破的結果,而非貸款無門所致。
論文兩位作者竟能厚著臉皮,說經濟衰退前的總需求增長不算過分,難道他們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嗎?經濟衰退前夕顯然已出現泡沫,而且無以為繼。
不少權威人士(除了經濟學家及聯儲局外)亦有同感,就連向來後知後覺的筆者,亦在危機爆發前數年多番作出警告。
篇幅所限,兩位作者有關大衰退是收入不均而起的想法,還有其他為害匪淺的見解,就留待下周再續。
John Mauldin - 牛眼投資法始創人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