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 港人如何自處?
中國近年在經濟及軍事等領域崛起,令美國如坐針墊,試圖從多方面打擊中國。
少年時曾看過一部電影叫「新獨臂刀」,薑大衞、狄龍主演,張徹導演,編劇應是倪匡。該片的外景,不少似在今天科技大學的校園,山勢熟口熟面,所以我記憶猶深。故事主綫是說有武林盟主,為人忌才,不能容將來有人能挑戰他的地位。為達此目的,他不斷搜尋武林中的新秀高手,若其武功不錯,便找機會陷害他,並把他打傷打死,逐出武林。薑大衞所演的角色便被此老奸巨滑的盟主斷去一臂,從此意志消沉。後來與狄龍結為好友,但狄龍又為此盟主所殺,薑想出一絕招,為其報了仇。
世上有無如此人等,思茲念茲都要防止有人超越他?在各種辦公室中,此類人又那會稀缺?在國際政治上,又有無國家會採取先下手為強的先佔策略(pre-emptive move),在別國未形成足夠實力威脅自己前便先把它扼殺於萌芽?這也是有的。當代最喜此道的無疑是美國。例如,小布殊時代美國強找藉口,訛稱伊拉克有核子武器,硬是派兵滅其政府、殺其總統。當時美國所用的理論正是上面提到的先佔策略。其實伊拉克有無核彈並不重要,美國認為你將來能威脅到他,便會出手。這套理論的原創人是布殊與其幕僚的隔代國師,曾在芝大哲學系與政治系長期任教的古希臘經典學者史特勞斯(Leo Strauss)是也,日前低調訪港但卻鬧得滿城風雨的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Paul Wolfowitz正是史特勞斯的傳人。此位前國防部長在芝大政治系讀博士時,有段時間史特勞斯應還未離開。不過,史特勞斯雖提出先佔理論,但卻反對佔人國土,布殊等人是只聽前者,不理後者。
美國試圖打擊 維持霸主地位
對美國政府而言,當今世上那個國家最有潛力超越美國?中國過去雖力求貫徹韜光養晦策略,但美國不吃這一套,在中國國力與美國仍有差時,硬是把中國視為主要對手,中國的韜光養晦政策可能已走不下去了。
美國如此做,原因可能部分來自其堅持要做一哥的心態,但除此以外,利益因素亦很重要。舉個例子,美國政府雖欠債纍纍,但美元的地位仍是獨霸天下。有此地位後,中國或其他國家就算有貿易盈餘,但也會購買大量美債,這等於世界人民正在不斷的用辛勤勞動得出來的產品,送給美國,換回來的只是一批不斷貶值的紙張——美元,或它的債券。倘若中國經濟力量再增強,人民幣成為世界儲備貨幣,美國的如意算盤便沒有這麼響了。由此可知,霸主地位是能帶來利益的。
美國當然不能如攻打伊拉克般攻打中國,但經濟上軍事上及外交上的圍堵,其意圖已是路人皆見,意識形態上的鬥爭當然也不會手軟。美國這樣做,部分原因恐怕是它的盟友中,包括歐洲及甚至印度,都有人對中國管治模式大感興趣,因為中國在作決策時不用理會政客的幹擾,其效率有些人會感到羨慕。在意識形態的戰綫上,香港顯然是中美的兵家必爭之地。
香港步入中美博弈夾縫
在此大國博弈中,對美國來說,最好的形勢是一個親美的人當上香港特首,但中國決然不會容忍此事的出現。香港搞搞民主,對中國不會構成重大威脅,香港內部的民生政策如何,中央政府其實無多大興趣理會。但若主權受到削弱,外國勢力猛增,卻是中央一定要防範的,這不會有疑問。
港人似乎逐步走進這雙方博弈的夾縫中,不易脫困,形勢凶險。將來特首普選,選出中央不能接受的親美人士的機會極微,但香港政局波譎雲詭不可說沒可能。倘有此局面,中央大有可能不肯委任,甚至可用《基本法》容許的把香港宣布為進入緊急狀態,從而中國內地法律可適用於香港。性質上,這便等同「接管」(receivership)香港了,哪怕這只是暫時的,對港人來說這不是一個理想局面,更嚴重的是,就算接管結束,重回一國兩制,內地對港的戒心會增加,關鍵性的經濟發展,不會再靠香港,香港的經濟地位便會大挫,民生凋零。在內地及香港,不會有太多人希望見此情景。
(本欄逢周一、五刊登)
雷鳴天下 - 雷鼎鳴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