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5年4月9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5年4月9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萬能的政策
2015年04月09日


內地多個部門相繼出招穩定內地樓市。(資料圖片)




內地樓市續調整,於是近日相關部門先後推出多項措施,要穩住樓市。無疑,樓市降溫對社會有利,但樓價續下調,亦對靠固定資產投資承托的經濟帶來相當大影響。短短一個月內,國土局及住建部先後限制供應過剩城市的新供應、空置房更可能被政府購入轉做保障房、中國人民銀行及財政部亦分別在二套房貸及財稅政策上放寬,相繼有官員公開呼籲,樓市是長期有潛力。以上一切,都似曾相識,很大程度上與十多年前的本港孫九招相近。

政策刺激是否等於成交即時激活,其實關乎導致樓市調整的因素而定。本港十多年前一系列政策,未有對其時結構性樓市問題有所刺激,但滯後的正面作用到近年反過來成為造成樓價失控式上升的背後力量。內地情況一樣,目前樓市並非由之前的政策降溫所造成,而是供應過剩及需求下降,簡單如內地高鐵沿線,一幢又一幢、一批又一批空置物業,即使內地地方政策性購入,並轉做保障房或經濟適用房,錢從何處來在在是一個大問題。

政策與寬鬆是支持中資股節節上升的最大動力,但不要太過分假設,所有行業都會有相同的正面反應。說到底,政策及寬鬆是正面,但政策及寬鬆並不等如即時刺激。很多內房股已較資產值大幅收窄,談不上吸引,而在反貪大前提下,首先民企內房風險依然存在,再者買樓等於投資不動產,內地要高幹申報,連辦公室面積都有限制,股票與物業之選,實在太容易選擇了。

跟內房一樣,政策寬鬆頂多是紓緩行業壓力,不是構成盈利上調空間的靈丹。壞帳、減派息及利率市場化,內銀股要在資金推動外產生強而有力的上升催化,似乎僅能寄望於業務分拆,甚至之前偶爾一提的混合制改革,引入新股東但變相攤薄每股盈利。

另一方面,對證券商而言,市場以為是升市的必然受惠者,但須知內地證券行業競爭極大,傭金比香港更低,能真正有利可圖的是靠「兩融業務」,肥肉當前,內地銀行豈會輕易放棄,在資金來源上,哪個更具備最絕對優勢?未來內銀與內券的競爭或比單單留意銀行壞帳升勢更有趣。

中銀監要控制銀行壞帳,中證監要規管券商風險,相比保險業政策是整個金融業之中最善意的。那會有一個金融監管機構會爭取稅務寬減以去推動行業增長?似乎只有保監會,為的就是配合保險國十條。更重要是,內地保險資金數以萬億計,與其讓它們只顧不斷在歐美買物業,倒不如暫且好好對待,利用它們的保險資金貢獻一帶一路、協助去槓桿及買地方債。

逢周二、四刊出
回首頁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