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財經 - 胡孟青
從不尋常異象看中國經濟
2015年08月13日
蘋果內地銷售表現遜預期,拖累股價下跌。(資料圖片)
阿爺能人所不能的本領近期在股、匯市場充分展示,惟重藥副作用殺傷力強,遇上挫折,內地需重新檢討政策重點,投資者應調校之前預期及過分迷信想法。任何一個經濟體系、市場,
其實總有起亦有跌,背後都是大有原因,大趨勢底下,規劃政策既難扭轉,亦不能過分誇大其效應,這樣對政策制定者未必是好事。
中國神話破滅愈演愈烈之際,花旗一份報告幾乎再為內地及相關貨幣和商品價格投下重型炸彈。花旗稱上半年中國實際增長遠比官方數字低,大概僅5%,因上半年股市帶動的服務行業經濟貢獻太大、首6個月外貿盈餘大增令經濟數字存在合法計算上水分效應。
股市功能受影響,集資功能形同被廢武功,問題逐步浮現。下半年經濟暫未能盡如人意,動力相當疲弱,企業要錢再融資、政府要錢撐經濟、地方單位要錢還債。最近內地當局推出首批3,000億元人民幣專項債券,為項目提供資金,又被市場大造文章,以為天大利好,背後似乎完全忽略項目資金嚴重不到位,實需憂慮,而非喝采。
專項債券其實是上半年定向貸款另類升級版,共通點是由中央承擔槓桿責任,在在反映經濟層面借貸能力極弱。無疑,由政府撐腰融資,以較低成本集資,實現經濟建設始終比投機炒作正面。當局對專項債券投入項目有要求,回報卻最少只需5至6厘,這倒是問題。內地低通脹,令實際借貸成本動輒7、8厘,一個項目若非有10%或以上回報,基本上是無利可圖,更不能抵消融資成本。現在當局最低要求僅5至6厘回報就符合要求,即帶出最少兩個問題:一、當局是否為撐經濟,再任由財力不足單位開展回報低而又產能過剩項目;二、內地投資項目在官方心目中,應有的合理回報其實遠比外界想像為低。
中國經濟震盪全球之說,以前或來得誇張,惟現在看來不無道理。蘋果公司(AAPL)股價續向下及跌穿200天平均線,因在內地按季銷售比預期差。Telsa(TSLA)股價插水亦是中國銷售放緩所致。近日橫跨亞、歐、美企業擔心業績後內地情況對下半年營收有影響,商品價格、區內貨幣雙失,根本非美國加息因素使然,來自中國經濟問題影響反而更大。以往內地經濟偶有放緩,財富累積對貴價品及對外資產需求加起來的資金威力,其實猶勝美國的量化寬鬆。為甚麼忽然之間有了一百八十度轉變,似乎並非可單純歸咎於反貪運動那麼簡單。
逢周二、四刊出
回首頁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