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透視:A股熔斷機制的玄機
■在沒有先兆之下,中證監突然擬推A股熔斷機制。 資料圖片
在沒有先兆之下,中證監突然擬推A股熔斷機制,不少市場人士誤以為是仿效美股類似做法,實質兩者皆然不同。內地做法是全球獨創,在滬深300指數變動超過7%時,停市一整天,叫停所有股票、期指、甚至
基金交易,影響廣泛。美式機制,只是在某種指數變動超過7%時,暫停該指數期貨交易15分鐘,之後恢復交易,為時短暫,影響也極其有限。內地推出這種獨有中式制度,是為了避免7月初的A股流動性危機重演,但代價則是股市波幅將被擴大,而深受A股影響的港股,福禍更是難料。
在7月初股災時,A股有超過一半股份停牌自保,由於孖展投資者預計這些股份複牌後,會被要求補倉,惟有拋售其他未停牌股份套現。而這些股份跌停後,又無法出貨,加劇恐慌,造成惡性循環。越來越多股份停牌,越來越多股份跌停,最終各居其半,整個市場幾乎無法交易,面臨崩潰。
令情況更加惡劣的是,在現貨市場幾乎無法交易情況下,期指市場仍可照常交易,並在單日內可重複買賣,令在現貨市場只能T+1,即單日內只能買賣一次股票的投資者,感到成為被掠奪對象。
上述分析可見,A股的制度缺陷,在於跌停板及T+1制度。不少市場人士呼籲,當局應該廢除這些阻礙市場運作的規定,A股才可能重見生機。不過,中央一直以來的做法是反其道而行,以更多行政手段來限制市場。中證監提出的熔斷機制,意圖在指數出現劇烈變動時,乾脆全面停市,以免仍可交易的股份,成為被撳錢對象。
A股由散戶主導,波幅本身已經很大,個股容易升停或跌停。在新的熔斷機制下,散戶可能因憂慮停市無法出貨,會加速拋售,令大市更快觸發熔斷,反而加劇市場波幅。
熔斷機制能否有成效,仍有待時間驗證。不過,中央的做法離市場化方向越來越遠,對股市發展已非常不利。即使熔斷機制能有效穩定市場,同樣受牽連的港股,卻不在保護範圍之內。
【投資錦囊】
內地推出A股熔斷機制,在指數劇烈變動時全面停市,意圖令7月初的股市流動性危機不再重演。措施能否有效仍待時間驗證,但如果A股日後頻頻停市,港股將面對更大波幅。
【炒作指數】★★
記者:黃尹華
黃尹華
國策透視 - 習進錢/黃尹華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