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鵠經志】生仔要過四關(盧志威)
十三五計劃,終於正式開放二孩政策,相信是因為中央政府認識到,中國的人口紅利已見頂,將來社會面對老齡化、少子化問題,社會福利開支將大大增加,目前中國65歲以上人口比例高達8.87%,高於全球平均的7.6%;0至24歲人口比例16.6%,遠低於全球平均的26
.8%;勞動人口比例(15至59歲),由2012年的68.8%下跌至2014年的67%,種種跡象都顯示就算現在多生,起碼未來二十年老齡化亦不能逆轉,有專家更估計,中國人口結構要達到合理程度需要100年時間。
現代人來說,生不生小孩的規劃,在於經濟狀況,老實說在香港豆腐潤咁大的劏房單位,也要賣二萬元一尺,入場費四百萬,最近參觀過的新盤所謂一房單位,就是放一張雙人床就沒有的房,加上一個放完餐桌就沒有的廳,連垃圾筒發展商也體貼到收在廚櫃內,要放多一張BB床,看來要做個架,吊到上天花板才可以。
千辛萬苦解決了土地問題,還有醫療要爭,首先要爭到一個手術位和床位,然後才能生;生出來後到糧食問題,早幾年買罐奶粉都難,現在減少了水貨問題,相對比較容易,但開放二孩後就很難說了;糧食問題後到教育,原本香港人口減少,可以慢慢做小班教學,現在做到一半湧來新的人口,學位的競爭激烈,每位家長也想孩子過得好,於是在Game Theory下全力進行軍備競賽,教育花費和壓力壩升越高。
明白了世事如何運作,你會奇怪GDP不斷升,官員在說經濟如何發展,實質完全不關你事,因為工作時間已延至不能再長,生活質素卻在年年下跌,意即通過工作所能換到的實質報酬,如樓價/平均收入、教育費用/平均收入,卻在變差。
箇中原因在於政府在很多領域製造壟斷,形成霸權,取得不尋常的利潤,也通過金融騙局如印錢、通漲等手段,令大家覺得經濟好了,願意奉獻勞動時間和生命,同時暗暗地把換到的實質報酬減少。
以上道理未必人人想通,但人類很現實,潛意識穩約覺得經濟基礎不足,自然就不會多生育,所以了解到生育無關政策,只視乎生存環境是否適宜便足夠,二孩政策會否成功?你覺得呢?
鴻鵠經志 - 盧志威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