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論:2016年區內併購旺
■今年有中資大孖沙在美國ADR市場進行大規模私有化行動,令人側目。 資料圖片
年近歲晚,又到年結的時候。有報道指2015年亞太區內收購合併金額達到創紀錄的1.2萬億美元,按年急升近五成。本欄相信,在人民幣貶值預期揮之不去下,明年中資企業很大機會繼續「走出去
」尋找他鄉的機會,2016年區內併購很大機會再創紀錄新高。
難再享零風險高息
2015年亞太區年度併購之星,肯定非復星(656)莫屬。在復星的勇猛推進下,過去一年中資企業合共花了超過1,000億美元進行海外併購。在四出東征西討之下,最令全球投資者側目的,還有這批中資大孖沙在美國ADR市場,被國內傳媒稱之為「回家」的大規模私有化行動。這批大款願意以高於國際投資者樂於出的價錢,將這批中概股份私有化,是因為A股的估值遠高於國際投資者樂於接受的水平。
究竟是A股的投資者太過瘋狂,還是美國投資者太過保守,現時當然沒有人能說得準。不過,有一點可以很肯定,就是現時中國本土市場的資金氾濫成災,在過去一年接連減息之下,過去依靠理財產品享受接近零風險高息的好日子,恐怕已一去不返,過去一年內地投資者對增長型股權投資胃口大增,即使經歷7月至8月份A股的過山車,至今似乎仍然改變不了國內投資者的風險胃納。
就在剛過去的周一晚上,由於項目融資規模高達93億美元(720億港元),一度被美國投資者認為私有化失敗或減價風險較高的奇虎(QIHU),亦已正式宣佈按6月份原先的每股77美元作最後定價,提出私有化。以奇虎每年的盈利增長動力,私有化的作價相當於2016年不足20倍市盈率,相對A股以至H股市場同類科網股的估值,動輒高達30至50倍市盈率。
趁人幣強掃平資產
目前人民幣滙率被高估,連普羅市民都懂得出國旅遊彰顯人民幣優勢,中資企業怎不利用目前偏高的人民幣滙率,大舉收購幣值被低估地區的平價資產?
小市民可能認為,要參與併購這場大孖沙的金錢遊戲,幾乎不可能。即使本欄作者代客持有數以億計的投資本金,以我們公司的規模及人脈關係,亦不大可能直接參與這些世紀大刁。然而,當提出收購的財團宣佈併購之後,只要這些併購活動屬上市企業,公眾投資者其實仍然有充裕的時間決定是否參與其中。
另一方面,投資者假如深信人民幣貶值潮將持續好幾年的時間,一些看準這些併購機會,在熱潮還未興起之前,已經在中港兩地以至海外建構一個龐大的投資銀行平台,投資於這類金融中介人,亦同樣可以受惠於人民幣持續強勢(並可能開始逐步由高位下滑)引發資金外流所帶來的商機。當然,本欄讀者必須明白,這些金融中介人的經營槓桿極大,未必適合理財觀念較保守的投資者。
註:作者客戶持有奇虎股權
林少陽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本欄逢周三刊出
林少陽
立論 - 林少陽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