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國策透視 - 習進錢/黃尹華 2016年7月11日

國策透視 - 習進錢/黃尹華 2016年7月11日


國策透視:新加坡揭穿國企神話


■過去兩年,內地搞國企改革轟轟烈烈,但最終淪為口號。 資料圖片



中車(1766)生產的地鐵車廂被新加坡退貨,產品是來自曾生產溫州相撞列車的青島四方車廠,證明幾年來生產工藝並沒改進。過去兩年,內地搞國企改革轟轟烈烈,但最終淪為口號,政治掛帥大於一

切,企業經營退居其次。新加坡不是香港,不需要畀面內地,一下揭穿兩年來國企改革的神話。

2013年年尾的三中全會提出國企改革,效果如何,讓數據說話。根據財政部數據,2014年全國國企利潤年增長3.4%、2015年下跌6.7%、今年頭六個月再跌9.6%,由升轉跌,越跌越多。兩年來數據如此之差,並非一句經濟下滑就可以解釋,而是背後整個政策方向出現問題。

中車事例正好說明國企經營為何越來越失敗。中央去年將南車與北車合併為中車,以免兩家公司在海外惡性競爭,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產鐵路車輛巨無霸。但中車成立後,國際業務不進反退。

中車去年國際業務簽約額只有57.81億美元,對比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2014年合計67.54億美元的出口簽約額,下滑約14.4%。期間多個海外項目不斷碰壁。中車想在國際市場搞壟斷,但除了港鐵外,豈能輕易當其他國際買家是儍仔。

國企高層都是官員,當然喜歡所管的人、資源越多越好,而不需理會經營回報。但一家國企越大,官僚主義就越盛行,如果取消競爭,國企病就更加嚴重。在朱鎔基年代,中央至少懂得將電力、電信、石油等壟斷行業拆成幾家國企經營,維持某種程度的競爭。如今反其道而行之,當然越做越差。

過去一年,中央只是不斷強調,要加強黨對國企的領導,搞政治重於業務。中共總書記習近平7月4日再重申該原則,並放言,「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企」。按此思路,必然在錯誤方向越行越遠,最終拖垮經濟。

黃尹華
http://fb.com/decodepolicy
本欄逢周一、二、四刊出

黃尹華
國策透視 - 習進錢/黃尹華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