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論:
港股迷失十年轉運
■現時的港股與2007年的歷史高位相比,仍有一大段差距。 李潤芳攝
本周環球金融市場焦點,應屬周三零晨美國聯儲局的議息結果。投資者的著眼點應該不是聯儲局會否加息,而是會後聲明對今年餘下時間,加息速度會否由原來的三次上調至四次。
理論上,本周環球市場表現,應該是
極之審慎才對,然而除了美股,環球股市近日表現,給予本欄的感覺卻是全人類正在等待耶倫加息的槍聲一響,等待這個期待已久的「利淡」訊息獲得證實,便會蜂擁入市。
上周五的日股以至本周一的港股,似乎在暗市部份,投資者來不及等待聯儲局鳴槍一刻,便已急不及待偷步入市,搶高了兩地股票價格。
本欄對後市的信心,除了來自目前港股相對環球主要股票指數仍處於估值窪地水平,還有過去大半年中港兩地宏觀經濟持續改善,股票市場的大部份投資者卻仍然對改善中的經濟抱持懷疑甚至是否定態度。
目前港股形勢,頗像2004至2005年間的港股,當時香港經濟早已擺脫沙士陰霾,惟不少港人仍然對沙士期間極度惡劣的經濟及社會環境,留下極大心理陰影。
內地復蘇釋放能量
當年樓價雖已較「沙士價」高出不少,惟與1997年高位仍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情形就像現時港股一樣,現價當然已較2009年或2011年對上兩個市場底部高出不少,惟與2007年的歷史高位相比,則仍然有一大段差距。
轉眼間,港股今年剛好過了迷失十年的第十個年頭。十年來,本港樓市升了唔止一個開,港股卻仍然在2007年夏天的水平上下浮沉。凡事總有兩面。從壞處想,港股投資者錯失了接近十年的時間值;從好處想,則是港股的估值壓縮,歷時已經長達十年之久,一旦內地經濟最終獲證實沒有西方社會那些悲觀學者想像中那麼差,其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可以是非同小可。這個潛在的利好因素,究竟會否在未來一兩年內大爆發,還得視乎國內經濟復蘇進度是否足夠理想。
自現屆中國政府上任以來,其所推出的連串經濟政策,並不像上任一樣一味透過經濟刺激保增長,而是透過國內所謂的供給側改革,以減少過剩產能。頭兩年的經濟改革成果,正逐步反映於中資上市股份的資產負債表(淨債務相對股東資金比率獲得改善)及損益賬(企業盈利改善)之中。
當然,中國經濟過往長期處於「一放即亂、一亂即管、一管即死、一死即放」惡性循環中,今次能否恰到好處地去產能,不會造成上遊原料價格上升過急,下遊工業卻因終端需求不足導致上漲了成本未能成功轉嫁給消費者,令整個產業鏈未能成功出現一個可持續的良性循環。由於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不抱任何幻想,即使經濟良性循環未能形成,損失亦相當有限。
林少陽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本欄逢周三刊出
林少陽
立論 - 林少陽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