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誰代表亞洲發聲
■匯控現任行政總裁歐智華明年退休後,誰來代表亞洲發聲? 資料圖片
滙控(005)主席範智廉9月卸任,友邦(1299)舵手杜嘉祺空降,做集團首位非執行主席,下一步就是安排行政總裁接班人選。但無論下任CEO是外聘抑或內升,相信再難具備區內豐富工作經驗及人脈網絡的特色,更別說
亞洲情懷。現任行政總裁歐智華明年退休後,保險界但並非獅子行出身的杜嘉祺,可能已是董事會內,最具亞洲實戰記錄及人氣指數的代表。
去年底經調整後的亞洲區稅前盈利,對集團貢獻佔比為73.6%,今日滙控最賺錢地方,仍是香港及亞洲,滙控董事會內,亞洲聲音應按比例具體反映,要求絕對合理。
目前滙控董事會內16位獨董,只有3位具亞洲色彩,隨著熟悉亞洲的高管退休,董事會日後對亞洲觀點的重視,對區內情況掌握是否貼地,值得關注。
傳聞中幾位跑馬仔的下任CEO人選,財務董事麥榮恩、英國及歐洲行政總裁司馬安,僅在港短暫工作,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行政總裁範寧,市傳空降的萊斯銀行行政總裁Antonio Horta-Osorio等,事業路線圖均在歐洲。
他們與歐智華駐港近10年,具亞洲DNA的履歷不同,就算滙控前行政總裁紀勤,亦曾在滙豐「福舖」--旺角旗艦店打滾上位,滙控歷任大班如浦偉士、龐約翰及葛霖,更系出香港。
因應英國企管對委任更多獨董要求,滙控執董數目近年已降至僅3、4位,昔日滙豐大班如艾爾敦、鄭海泉及霍嘉治等,晉身董事會的常規已成絕響。2009下旬,紀勤更將滙豐主席一職改動,「納埋」由集團行政總裁兼任。
退休後化身博客的滙豐前亞太區企業傳訊部主管賀迪文,曾批評滙控董事會內代表亞洲的聲音不夠徹底,「總部在9000公里外的倫敦,策略說是重返亞洲,但誰來代表亞洲(在董事會內)說話?」這一疑問,不也是本地股民的心聲及關注?
記者:劉美儀
財經評論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