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呂志華手記 2018年11月23日

呂志華手記 2018年11月23日

【呂志華手記】香港有錢人多 窮人更多(呂志華)



張建宗香港貧窮人口上升的解釋,似乎說不通。更多

.香港近年來確是生活艱難了,不要說活在貧窮線下的人,還有許多中產貧窮,政府一直都忽略了他們,所以「生活貧窮」的香港人,應較數字上列入貧窮的人還要多。

香港真是一個奇怪的地方,一方面是全球最多富豪的

地方,另一方面貧窮人口則持續上升,窮的和有錢的人均愈來愈多,社會走向兩極化。

近年來本港樓價不斷上升,只要你持有一個物業單位,少說都值三數百萬,即是說擁有三數百萬家財。究竟香港今天有多少已落成供市民居住的私人物業單位?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香港物業報告》所載資料顯示,至二零一七年年底,不包括村屋、解放軍轄下的宿舍、公用事業機構物業附設的宿舍、私營機構宿舍及醫院管理局轄下的宿舍等,香港私人物業整體總存量約為一百一十七萬個單位。換言之,香港至少有百多萬人坐擁一千數百萬家財,這還未計算流動資產在內,所以港人理論上是富有的。

調查機構「Wealth-X」早前發表了二零一七年《全球富豪報告》(World Ultra Wealth Report),指香港有萬餘名擁有三千萬美元或以上身家的富豪,超越約九千名富豪的紐約,成為全球最多富豪聚居的地方。可惜香港有錢人多,窮人同樣多。日前特區政府公布二零一七年本港的貧窮情況,原來本港貧窮人口一百三十七萬七千人,較前年增加三萬人,數字創下有記錄以來新高,貧窮率高達兩成,即每五名港人有一個窮人,這數字不可謂不驚人!

究竟香港怎樣才算是貧窮?根據政府的定義,貧窮線為每月住戶收入中位數的五成。隨著工資中位數上升,去年二人住戶的貧窮線上調至九千八百元、四人住戶則上調至一萬九千多元、五人及六人以上住戶的貧窮線分別升至二萬多及二萬二千多元。

兩人入息約一萬元,若沒有政府的房屋資助,最少都要花上好幾千元租住劏房,生活必然十分拮據。香港貧窮人口上升,據張建宗解釋,乃因社會人口老化,每年有六萬人進入長者組群,加上小家庭愈來愈多,少了「拉上補下」計算的家庭總入息,令貧窮數據面對更大壓力。此一解釋似乎說不通,日本人口老化問題較香港更甚,難道日本的貧窮問題比香港更嚴重了?

「生活貧窮」的人更多
不少長者退休不須工作,但他們有強積金,可能過去幾十年工作,也有一些積蓄,生活應無問題。若以入息計算貧窮與否,應有差誤。撇除這些例子不說,香港近年來確是生活艱難了,不要說活在貧窮線下的人,還有許多中產貧窮,政府一直都忽略了他們,所以「生活貧窮」的香港人,應較數字上列入貧窮的人還要多。我們要正視的是入不敷支的社會人口,政府亦該想辦法幫助他們脫貧。

幾千年來,人類都為解決貧窮而傷透腦筋。馬克思的共產主義,陶淵明的「世外桃源」,托馬斯摩爾的「烏托邦」,均是信奉「各盡其材、各取所需」的。大陸改革開放前也實行理念相近的「大鑊飯」制度,可惜解決不了社會貧窮。香港一直以來奉行資本主義,多勞多得,過去十分成功;可是今天同樣面對人口貧窮問題束手無策。

不捱不拚怎脫貧?
特區政府近年來不斷透過派錢、增加貧窮人士津貼舒緩問題惡化,又推行最低工資,結果愈幫愈忙,愈搞愈差。我在本欄曾批評過,最低工資是害死基層打工仔的糖衣毒藥,人工加了又怎樣?成本增加商家就會加價,結果狗追狗尾,令市民飽受通脹之苦,人工相對物價變得愈來愈少。政府不斷派錢只是令到貧窮數字改善,根本不是解決社會貧窮問題,反而是「保養」貧窮,讓一些人可以在目前的社會制度下,繼續貧窮下去。

近十多年來,香港人已漸漸失去了上一代的「獅子山精神」,大家對工作要求十分挑剔,辛苦的不做,沒前途的不做,工作時間長的不做,很多工種都沒人去做,許多工資高但辛苦的工作沒人做,唔辛苦怎搵世間財?不捱不拚又怎脫貧?

一直以來,香港都是孕育富豪的溫床,過去不少大陸同胞登山涉水偷渡而來,就是希望在這天堂裏追逐自己的夢想,當然包括發達夢。香港,今天還是逐夢的天堂嗎?

呂志華手記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