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0年1月23日 星期四

虛實之間 - 方興 2020年1月23日

虛實之間 - 方興 2020年1月23日

近日劫案數字急增,警隊高層立即歸咎示威者裝修商舖破壞公眾設施,令犯罪者有樣學樣。 資料圖片

「破窗,多少惡事假汝之名而行」(A lot of sins have been committed in t

he name of "broken windows"),說這句話的,正是提出破窗理論的學者、美國刑事司法教授George Kelling。他剛於去年5月作古,錯過了香港歷時大半年的反送中示威,但起碼不用耳朵受罪,聽香港警方多次順口開河,拿他的理論抽水,更「騎劫」他的研究成果,為濫捕開脫。

近日劫案數字急增,警隊高層立即歸咎示威者裝修商舖破壞公眾設施,做成「破窗效應」,令犯罪者有樣學樣,罪案上升,他因此要求市民認同警隊工作,重拾對警隊的信心。

破窗理論(下稱「破窗」)源於Kelling及政治學者James Wilson於1982年合著的一份論文,當中倡議若對不守秩序、輕微罪行等疏於執法,或引發更大的罪行。Kelling其後於90年代與紐約警隊合作,學以致用,當地治安果真大為改觀,亦把現時特朗普身邊紅人、時任紐約市長朱利阿尼,捧成滅罪先鋒。

不過,「破窗」提出來後,不斷被社會學家及犯罪學家質疑,認為罪案率下跌是全球發達國家的一致趨勢,幾個城市對輕微罪行加強執法,根本不足以解釋這普世現象,而不少跟進研究亦無一致結論。對於其後衍生的「Stop-and-frisk」(截查搜身)手法,以截查市民數字作為工作指標,以為這樣有利治安,誰知過猶不及,自製大量好人當賊辦的悲劇,成為濫捕及種族歧視的溫床。

面對爭議,Kelling多次撰文,表示不少批評及支持者均誤解其理論,更常常被執法機關誤用,他又指從來都非倡議加強拘捕,這亦不是「破窗」的治安政策。

「破窗」多年前因為超級暢銷書《Tipping Point》而廣為人知,不過,該書作者Malcolm Gladwell在其新作《Talking to Strangers》中,隻字不提破窗,反而大講警暴。

書中由開始到結束均提到一樁美國的警暴案件,黑人女子Sandra Bland因為駕車切線沒有打手勢,被巡警Encinia截停,本來小事一樁,卻因為巡警認為Bland的態度欠佳,懷疑她有犯罪嫌疑,逐要求她下車搜身,Bland拒絕,雙方的互動逐漸變得充滿火藥味,最後Bland被粗暴拘押,三天後在拘留所上吊自殺,該警察被裁定終身不得從事執法崗位。

作者認為,這種進取的執法手段,根本不必在罪案黑點以外實行,並引用醫生的誓詞Hippocratic Oath,認為同樣適用於警隊執法,就是首先不要令事情變得更壞,不過對今天的警隊而言,這番話似乎是夏蟲語冰了。

方興
本欄隔周四刊出
虛實之間 - 方興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