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師明:港股下半年焦點清晰 貴乎操作
留師明:港股下半年焦點清晰 貴乎操作
【專訊】港股上半年在利淡消息不絕情況先跌後彈,原因不是估值低殘,而是龐大流動性、追逐「未來」推動,預計這兩大因素於下半年大部分時間仍維持,故投資方向與近期提到的變化不大,只是操作會更困難。
上半年面對消息面,
無論是疫情造成傷亡及企業經濟重挫、各國之間關係緊張、社會動盪,幾乎被一大片利淡或不明朗因素籠罩,但股市大挫後能迅速走出谷底,主要是各國大力放水避免流動性緊絀釀成金融危機,資金氾濫,再加上疫情加速營商及生活模式轉變,入市資金傾斜,對新經濟概念火上加油,更瘋狂地炒作。
資產泡沫或爆 科網熱大勢不變
因此,下半年有兩大重點,一是寬鬆貨幣環境變化,一旦經濟呈復蘇跡象暫停放水,或美國總統大選的選情或結果,令政策或預期出現改變,都可能引起股市震盪。二是放水無疑引起很多後遺症,債務上升、通脹、社會不穩等問題,甚至催生資產泡沫,但要分清資產泡沫與當前的科網熱不同,前者遇到收水或流動性緊張會篤破,後者則是時代變遷形成,熱炒會令估計變得高昂,價格會變得波動,但科網熱大勢不會逆轉。
至於港股實際情況,今年初恒指承接去年第三、四季的反彈,最多累升985點,升上29,174點,之後急轉直下,3月曾低見21,139點,由升3.49%轉倒跌7050點或25%,即使低位反彈,上半年仍要累跌3762點或13.35%,收報24,427點。
上半年特別是第一季出現股災式下跌,對上兩次分別為2015年第三季及2011年第三季,再數就是2008至09年金融海嘯、2000至01年科網泡沫爆破、1997至98年亞洲金融風暴,持續或間斷出現股災式下跌,可以說自金融海嘯後,各國推出量化寬鬆(QE)救市,此舉有效止住股市進一步惡化,如2011年歐債危機、2015年港股大時代,恒指單季最多跌24.1%、22.41%,之後不再大跌。
恒指或升穿26800後才明顯調整
此外,恒指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由最高位至最低位累跌35.29%,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累跌36.06%,而2018年1月創歷史新高後向下,至今年3月累跌36.87%,假設3月已見底,今次調整幅度維持在海嘯後水平,不過,今次調整周期比前兩次(2010及2015年)長。若將前兩次調整後反彈收復跌幅的一半連成一條趨勢線,預計向上有機會嘗試突破趨勢線約25,800點,甚至升穿26,800點,情況如2012年2月及2016年9月,之後才再一次較明顯調整。
恒指走勢只能判斷整體氣氛,大市表現參差,尤其好壞兩端的差異極大,選股或行業對回報有更很大影響。以藍籌股為例,上半年平均跌15.79%,中位值跌18.6%,兩者跌幅比恒指大,當中最差的太古(0019)、聯通(0762)、匯控(0005)跌逾四成,最好的中生製藥(1177)、騰訊(0700)、港交所(0388)卻可升逾三成。
行業的情況也一樣,根據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0個行業,上半年中位值跌17.4%,平均值跌8.14%,平均值與中位值差異大,反映行業表現分佈更參差。期內,能源及相關、航空及相關、綜合企業跌逾三成表現最差;相反軟件服務升逾七成半,教育升近四成,家品及零售、醫藥保健升逾兩成。
生科升勢勁 物管惜貨而沽
若把行業組成指數,另加兩個主題B類生物科技股及物業管理股,上半年,生物科技及物管股指數分別倍升及升六成,與軟件服務同樣炒得熱火,並與其他今年表現最強行業指數如教育、家品、醫藥等處於上升趨勢,除了物管股。
物管股指數3月低位回升到5月初步見頂,雖然累積升幅大,回報甚豐,但股價沒有掉頭向下,只是在高位橫行,可視作即使大漲後估值高昂,短線欠缺催化劑,乏力再升,投資者仍惜貨而沽,此對其他強勢的行業有啟示。
總括而言,下半年的焦點依然上半年或第三季強勢行業或主題,當然強勢股在今年動輒了升了三四成及倍升後,股價一定變得波動,但大勢已成,策略上要逢低吸納。
[留師明 數據沉補]
留師明:港股下半年焦點清晰 貴乎操作
【專訊】港股上半年在利淡消息不絕情況先跌後彈,原因不是估值低殘,而是龐大流動性、追逐「未來」推動,預計這兩大因素於下半年大部分時間仍維持,故投資方向與近期提到的變化不大,只是操作會更困難。
上半年面對消息面,無論是疫情造成傷亡及企業經濟重挫、各國之間關係緊張、社會動盪,幾乎被一大片利淡或不明朗因素籠罩,但股市大挫後能迅速走出谷底,主要是各國大力放水避免流動性緊絀釀成金融危機,資金氾濫,再加上疫情加速營商及生活模式轉變,入市資金傾斜,對新經濟概念火上加油,更瘋狂地炒作。
資產泡沫或爆 科網熱大勢不變
因此,下半年有兩大重點,一是寬鬆貨幣環境變化,一旦經濟呈復蘇跡象暫停放水,或美國總統大選的選情或結果,令政策或預期出現改變,都可能引起股市震盪。二是放水無疑引起很多後遺症,債務上升、通脹、社會不穩等問題,甚至催生資產泡沫,但要分清資產泡沫與當前的科網熱不同,前者遇到收水或流動性緊張會篤破,後者則是時代變遷形成,熱炒會令估計變得高昂,價格會變得波動,但科網熱大勢不會逆轉。
至於港股實際情況,今年初恒指承接去年第三、四季的反彈,最多累升985點,升上29,174點,之後急轉直下,3月曾低見21,139點,由升3.49%轉倒跌7050點或25%,即使低位反彈,上半年仍要累跌3762點或13.35%,收報24,427點。
上半年特別是第一季出現股災式下跌,對上兩次分別為2015年第三季及2011年第三季,再數就是2008至09年金融海嘯、2000至01年科網泡沫爆破、1997至98年亞洲金融風暴,持續或間斷出現股災式下跌,可以說自金融海嘯後,各國推出量化寬鬆(QE)救市,此舉有效止住股市進一步惡化,如2011年歐債危機、2015年港股大時代,恒指單季最多跌24.1%、22.41%,之後不再大跌。
恒指或升穿26800後才明顯調整
此外,恒指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由最高位至最低位累跌35.29%,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累跌36.06%,而2018年1月創歷史新高後向下,至今年3月累跌36.87%,假設3月已見底,今次調整幅度維持在海嘯後水平,不過,今次調整周期比前兩次(2010及2015年)長。若將前兩次調整後反彈收復跌幅的一半連成一條趨勢線,預計向上有機會嘗試突破趨勢線約25,800點,甚至升穿26,800點,情況如2012年2月及2016年9月,之後才再一次較明顯調整。
恒指走勢只能判斷整體氣氛,大市表現參差,尤其好壞兩端的差異極大,選股或行業對回報有更很大影響。以藍籌股為例,上半年平均跌15.79%,中位值跌18.6%,兩者跌幅比恒指大,當中最差的太古(0019)、聯通(0762)、匯控(0005)跌逾四成,最好的中生製藥(1177)、騰訊(0700)、港交所(0388)卻可升逾三成。
行業的情況也一樣,根據本報數據庫追蹤的30個行業,上半年中位值跌17.4%,平均值跌8.14%,平均值與中位值差異大,反映行業表現分佈更參差。期內,能源及相關、航空及相關、綜合企業跌逾三成表現最差;相反軟件服務升逾七成半,教育升近四成,家品及零售、醫藥保健升逾兩成。
生科升勢勁 物管惜貨而沽
若把行業組成指數,另加兩個主題B類生物科技股及物業管理股,上半年,生物科技及物管股指數分別倍升及升六成,與軟件服務同樣炒得熱火,並與其他今年表現最強行業指數如教育、家品、醫藥等處於上升趨勢,除了物管股。
物管股指數3月低位回升到5月初步見頂,雖然累積升幅大,回報甚豐,但股價沒有掉頭向下,只是在高位橫行,可視作即使大漲後估值高昂,短線欠缺催化劑,乏力再升,投資者仍惜貨而沽,此對其他強勢的行業有啟示。
總括而言,下半年的焦點依然上半年或第三季強勢行業或主題,當然強勢股在今年動輒了升了三四成及倍升後,股價一定變得波動,但大勢已成,策略上要逢低吸納。
[留師明 數據沉補]
數據沉補 - 留師明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