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品中資 - 羅國森 2021年9月10日

品中資 - 羅國森 2021年9月10日


《品中資-羅國森》個個都話造車,小米(1810)也懂造車?!

《品中資-羅國森》個個都話造車,小米(1810)也懂造車?!

  《品中資》曾幾何時,造車是股價的催化劑。只要一家公司宣布進軍汽車行業(主要是電動

汽車行業,或所謂新能源汽車),股價就會上升。

  恆大汽車(00708)就是一

個經典例子。去年8月,該公司正式轉型,由本來從事健康

產業,全面進軍電動汽車產業,而且還大賣廣告,甚至將公司名稱由恆大健康改為恆大汽車。

也因此,公司股價由不足10元,像坐了火箭一般爆升至今年2月的72元高位(稍稍回落後,

到4月時曾回升至近70元水平)。這段時間,大家在電視的黃金時段,都會看到恆大汽車鋪天

蓋地的廣告攻勢。恆馳汽車的名字,大家應該記得吧!

  我知道,很多人都嘖嘖稱奇地笑道,連一架實體車也未生產出來,股價就能夠狂升7-8倍

,更榮登智能汽車行業「全球前五」的市值寶座,簡直是個神話。

  但這個神話隨著母公司中國恆大出現財困而迅速破滅。過去半年,恆大汽車的股價從高位大

跌九成多,昨日(9日)收報5﹒43元。現在回看,這一切都是來得快,但去得更快呢!

  今年3月,另一家公司又宣布進入汽車行業,這家公司就是小米-W(01810)。我留

意到,作為ATMXJ的一員,小米股價今年以來明顯處於弱勢。

  在上述五大科技股當中,以今年初計,股價最強的是京東(09618),只下跌一成左右

,其次是美團和騰訊(00700),只下跌一成六和一成半左右。而最弱的阿里巴巴(下稱阿

里)(09988)則下跌三成。而小米也出奇地弱,年初至今下跌兩成九,僅次於阿里。

  ATMJ的股價轉弱,大家都不難理解,因為她們是內地打擊反壟斷的主要對象,阿里還出

現其他問題。但小米除了沒有壟斷之外(小米的核心業務是手機製造,競爭非常激烈,除了本地

品牌外,還要應付國際品牌的競爭,很難壟斷市場),業績還十分不錯呢!

 
*小米宣布造車後股價轉弱*
 
  但很奇怪,小米的股價卻明顯「示人以弱」。也許,去年她的股價升得太多,所以今年要消

化一下吧(她是去年升幅第二大的藍籌股,全年累積上升逾兩倍)。但我認為,小米股價積弱,

可能與今年3月底,該公司正式宣布進軍電動汽車行業有關!

  今年3月30日,該公司發出通告,表示董事會已經通過,發展智能電動汽車業務,並會成

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十年還會陸

續投資100億美元。而集團CEO雷軍先生會兼任電動汽車公司的CEO。

  我又比較過,自從3月底之後,三大汽車股的股價走勢,跟小米也是天與地的分別呢!電動

車龍頭比亞迪(01211),股價從3月底至昨日,累積上升五成四,長城汽車

(02333)累積上升四成七,而稍遜的吉利汽車(00175)也升了三成半;唯獨小米,

反覆下跌了8%左右。
  到底小米這個決定是對是錯?另外,這段期間小米做了甚麼,令人對她失去信心?

  雷軍許下豪情壯語,表示今次會是他個人最後一次創業,大有把所有榮辱繫於一身的氣派。

  據內地傳媒報道,這半年間,雷軍已經進行過近百場的業內拜訪溝通,與200多位汽車行

業資深人士進行了深度交流,當中包括李想(理想汽車(02015)創辦人)、李斌(蔚來汽

車創辦人)、何小鵬(小鵬汽車(09868)創辦人)、王傳福(比亞迪創辦人),以及Te

sla的CEO馬斯克等等。
  除了向人家學習之外,這半年間,小米汽車也在內地大舉招聘,經過精挑細選之後,目前已

組成約300人的團隊。此外,小米也以約7737萬美元的總交易額,全資收購了自動駕駛技

術公司深動科技(Deepmotion Tech)。

  資料顯示,深動科技是一家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專注提供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感知、定位、

規劃及控制的算法,以及自動駕駛應用的全套軟體解決方案。

 
*小米全程投入造車*
 
  小米的總裁王翔向內地傳媒表示,小米自幾個月前宣布要做智能汽車以來,已經開始針對智

能汽車最重要的核心技術進行研發。而無人駕駛技術是智能電動汽車最重要的一項核心,小米也

決心深度參與。而這次收購深動科技,便是希望能夠縮短小米自動駕駛汽車上市的時間。

  到了今個月初,小米汽車公司也完成註冊,並選了北京作為公司的總部,意味著小米汽車會

正式「啟動引擎」,朝著第一部小米汽車面世而進發。

  理論上,小米汽車所做的一切,都反映她有決心和有能力造好她的智能電動車。我也欣賞和

佩服雷軍進軍汽車行業的能力和決心(內地人稱雷軍為雷布斯,即是跟蘋果創辦人喬布斯齊名)

,但電動汽車╱智能汽車行業已經進入高度競爭的階段,小米能否成功,我不敢太肯定。

  大家都知道,小米本來就不懂造車,但細看她在過去半年所做的籌備工作,最終小米也應該

學懂造車吧!
  小米的手機業務已經上了軌道,更躋身全球銷量榜的第二位,也向高端的市場邁進。我希望

,發展汽車業務小米集團的一次突破,而不是轉折點。但從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來看,我還未看

到任何好處呢!《經濟通通訊社資深分析員 羅國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現凡訂閱etnet YouTube Channel,即賞麥當勞現金券!

► 立即行動
品中資 - 羅國森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