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好與壞 在乎信心與關懷
香港經濟好與壞 在乎信心與關懷

香港金融和股票市場表現上佳,似乎與實體經濟背馳。(資料圖片)
現時,不同人對香港有非常不同看法。老實講句,除了不少餐廳結業,零售和批發市場亦叫苦連天,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但若從恒生指數超越二萬五千點、一年累
漲逾四成的情況來看,加上IPO集資金額重回全球首位,香港金融和股票市場表現上佳,似乎與實體經濟背馳。特區政府於周三發表《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亦可見我們金融業優勢盡顯。大家可重新參閱報告,在此不重複。
由於成績亮麗,之前備受爭議的財爺波叔亦信心滿滿表示,報告有系統地說明香港的營商優勢,希望令投資者了解並充分利用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在「一國兩制」、「內聯外通」下所帶來的機遇並投資香港。畢竟因應現時地緣政治多變難明,全球有五道戰火,另加上不同隱患,特別是美國關稅地圖炮和通脹死灰復燃的憂患衝擊全球,國際商界勢必苦思冥想,尋求新的投資機遇,擁有「一國兩制」獨特優勢的香港,背靠祖國,聯通全球,自然成為全球smart money的優先選擇。君不見外資重回北水流入的盛況,但若要把資金導入實體經濟,還有一段時間。

現時香港失業率重蹈升軌,商廈空置率創40年新高,滙豐控股(005)出業績時也特別提到工商物業的苦況,恒生更提高警覺,而商舖KOL叫苦連天的消息此起彼伏。除了飲食零售外,對香港經濟舉足輕重的地產行業仍在努力脫困,地產商和娛樂大家面臨166億元債務違約風險,愛國愛港頂住不少香港發展任務的地產商,也考慮蝕讓其耗資2百億元的旗艦項目11 SKIES。所以我們切勿好了傷疤忘了痛,經濟轉型的任務不能忘記。現時香港消費模式轉變、經濟結構存在深層次問題,全球貿易重整以至AI等新科技崛起,都是經濟消息好壞參半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更要把握機會積極引導經濟轉型,助力新興產業發展,提升行業效率,帶來新的增長和發展。
MacroMoney - 林逸晨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