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底形態與多底有何異同
廣告
過去三週都是探討圓形底/碟形底的相關圖表形態,除了本身的原型外,為反轉利好形態,亦看了其倒掛形態,名為圓形頂/碟形頂,屬於反轉利淡形態。今次講解的歸類為其延伸形態,名為潛伏底,又回到看反轉利好形態。
閱讀全文
之前看的利好形態:頭肩底、複式頭肩底、雙底、
三底及圓形底/碟形底,都在展示股指或個股由跌轉升的過程,潛伏底也是如此。
潛伏底於形態外觀而言,與雙底和三底相近,將之視為多底形態亦不為過。
長期拉鋸產生形態
至於市場將潛伏底歸類為圓形底/碟形底的延伸形態,皆因此形態與後者有相似之處,就是當股指或個股下行一段日子後,買賣雙方會經歷較長時間的拉鋸互動,最終買方才取得壓倒勝優勢,帶動股指或個股展開升浪。
而在拉鋸互動期間,股指或個股會見窄幅上落,即在一個差距不大的範圍內上下擺動。
潛伏底雖存在多底的可能性,在實際情況卻非完全相同,於早前探討的雙底和三底,底部是在近乎同一水平位置,構成存在底線的觀念。
因此,多底也應有相同特徵,即多個底部處於近乎同一水平位置,這明顯是不大可能發生,在好淡爭持期間,賣方發力不能保持每次力度相若,有時股指或個股還未落到底線已見回升,所以潛伏底是指股指或個股在低位徘徊時,會見上下擺動的規律,但每次擺動的幅度卻可能存在差別,只能肯定升跌之時不會跨出波幅區間。
以嘉華國際(00173)為例,於2023年1月26日、27日和2月2日均高見3元,股價漸見回落,跌浪歷時約十個月,至同年11月24日和27日連續兩個交易日收低於2元後,股價見上落市格局。
從2023年11月27日至2024年2月20日歷時近三個月,股價高位均低於2元,低位為1.81或
1.8元,前者見於2023年12月5日、6日、13日,
以及2024年1月22日;後者見於2024年1月17和18日。上落市維持近三個月,低位散落在2023年12月和2024年1月,證明賣方不時發力望重奪優勢,惟未見取得成功,這正是潛伏底形態特徵。
經過近三個月受制於2元後,最終在2024年2月21日收報2.02元,為2023年11月22日以來最高收市位,擺脫好淡爭持多時的悶局。
截至2024年2月底,於2月28日高見2.11元,期內最高收市位見於2月27日和29日的2.08元,後者為2023年11月16日以來最高。由於之前的股價潛伏期長近三個月,而從2024年2月21日計起股價發力上揚僅約一週,故此推斷股價仍會上揚一段日子。
最後跟讀者作出補充,既然存在潛伏底,其倒掛形態潛伏頂又是否值得關注,實情是潛伏底常見;潛伏頂卻很少出現,理由是多邊市交投傾向較上落市活躍,所以當股指或個價在高水平見上落市難以維持,往往以圓形頂/碟形頂呈現較普遍,證明潛伏頂毋須在意。
撰文:經一編輯部
勁一專欄 - 聶sir 舊文
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 http://www.edige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