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評山下: 港府財政亮黃燈怎解決? - 黃元山
■筆者憂慮港府的開支會像過去15年一樣,其增幅比收入快,令港府財政亮起黃燈。
財政司司長在他的網誌中,談到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透露在明年2月公佈預算案的同時,會一併交代長遠財政計劃小組報告。他沒有透露報告的詳情,不過其中一句實在可圈可點:「終有一天,我們需要動用財政儲備去支持公共開支,而儲備亦總有用完的一天,政府到時必須增加收入,例如增加稅收或發債。」
一般人覺得香港庫房水浸,哪有可能會用盡儲備,認為財爺可能只是危言聳聽,為財政預算案做期望管理。
開支增幅快須開源節流
不過,其實條數是很容易計,在此引用雷鼎鳴教授前幾天的文章:「從97年至今,香港的名義GDP預計上升了56.7%,政府收入上升幅度是54.7%,與GDP的上升相若。但政府開支則增加126.4%,按這些數字計算,開支的增幅比起GDP或政府收入平均每年高出1.925%……以此種情況,幾年內香港便會出現結構性赤字……用excel為助,可輕易算出到了2030年左右,香港的財政儲備便會全部用光。到時的財赤會大約等於GDP的8.3%……至於因歷年財赤所累積的欠債,到了2042年更會高達GDP的171%」(《香港政府將來會欠下多少巨債?》雷鼎鳴)
這個推論是假設香港政府的開支,會像過去15年一樣,其增幅比收入快。以目前社會的情況來看,這個假設應該成立(基於人口老化、貧富懸殊加劇、醫療通脹等)。香港政府的財政是亮了黃燈。
解決方法當然只有開源節流:不是要減開支,只起碼減開支的增幅;開源的難度同樣大,因為稅收和經濟增長關聯性高,如果大幅加稅,可能適得其反,影響經濟,從而影響稅收。
正正由於長遠財政的隱憂,筆者反對當前一些要求全面減稅(如利得稅)的建議。不過筆者認為,針對中小企的稅務優惠是必要的。香港透過聯匯制度引入美國貨幣政策,同時由受到流入新興市場資金的追捧,導致資產泡沫,使實體經濟更難運作、中小企的生存空間減少、收入中位數的增長追不上物價通脹,不少人努力工作的經濟誘因減少,最後拉低香港整體的競爭力,也使經濟資源和勢力日趨集中。
改革利得稅提升競爭力
與其像過去小修小補的有限度減免,不如作一個有系統的安排:比方說,對應課稅利潤的首1,000萬元(或以下),把稅率降到13%;同時間把利得稅標準稅率由16.5%增加到17%。這樣把利得稅簡單分成「兩個階梯」,可以達到幾個效果:
(1)利得稅變得累進化(progressive)。有說單一稅率比較公平,賺多賺少也按同樣比例,多交一點稅款。但按一般累進的原則(例如個人入息稅就是累進),賺錢更多就應該更有能力和承擔,稅率也應該更高。
(2)一方面可以擴闊九萬間中小企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又保持香港稅制的競爭力(就算微升至17%,也仍然是全球最低稅率之一)。
(3)一加一減後,雖然幅度不同,但由於基數相差太大,所以對庫房收益影響不大。
(4)只是多了一個階梯,不會使稅制太過複雜,甚至比每年的小修小補更簡單清楚。
黃元山
大學教授、國際投行前董事總經理
本欄逢周二刊出
足本收睇《亂?24》x劉嘉玲; 鄭秀文@杜琪?再度登場!
周一至周五《亂?24》約定你:http://bit.ly/appletalk24
上一則: 星灣高士台擬下周賣樓
下一則: 曾淵滄專欄:藍籌走勢嚴重兩極 - 曾淵滄
貸評山下 - 黃元山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