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4年1月14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2014年1月14日

談財經 - 胡孟青
自製利差交易的風險與回報
2014年01月14日


不少散戶亦具有市場觸覺。(資料圖片)



銀行業近年來來去去其實獨沽一味,淡化傳統的存貸業務,改為大力擴展理財相關業務:賣產品、Sell客戶投資。正正因為業界發展模式轉變,導致市面通街充斥理財策劃師、理財顧問、理財團隊,總之開口埋口就是「理財」。從銀行策略出發,本屬無可厚非,增值服務、非利息收入,總好過靠利錢微薄的存貸服務來得吸引生意,但銀行聘用大量形同代言人的策略師及理財顧問,似乎忽略了兩點:一、財經資訊現在實在太發達,有心做投資的,要想發掘新市場、新產品,上上網、問一問,很快就有答案。其次是,香港人投資根本太聰明,精打細算,毋須金融機構代為操心。

散戶雖然經常出現羊群效應,但他們的市場觸覺、第六感,比起很多所謂持牌策略師還要強。如每朝飲茶,廠家、炒友、商界聚腳地,交換消息與心得,幾乎肯定較看大行報告更有得著。又或者師奶散戶日日到銀行撳機,對頗多股票代號、走勢及市場消息,隨時較經紀更熟。

近幾年,普羅市民其實跟大戶一樣,鍾情於玩利差交易;大戶盤夠大,玩法複雜,但時不時要被迫拆倉;散戶簡單得多,一件磚頭物業,已提供很多種玩法。最常見是物業抵押、或再加按,利用低息環境優勢,用盡槓桿,多買一件磚頭作收租,進取一點,甚至購入企業高息債券,物業按息頂盡3厘成本,換來的是企業債部分8至10厘回報不等。

投機、炒賣成癮,當然不值得鼓勵,但有把握的增值回報投資,情況就不同。很多意見認為,美國減少買債,環球利率趨升,等同世界末日,投資市場死硬,那就未免想法太過簡單。無疑樓價太貴,兼有太多辣招稅項成本,再想在香港一層收租、一層自住,已過最佳時間;同樣環球遊資追捧,高息企業債息不再高,但不代表用磚頭做抵押,繼而進行增值的散戶利差交易已沒有作為。老實說利息處上升初期,斷估環球利率不會出現失控式上升,從而影響資產市場,某程度上反而提供更多安全投資。有朋友想按自住物業,改到海外買多一層,好明顯外國護照對他是另一誘因,哈哈!!

同樣,亦有人相信如果港元拆息不會大幅抽升,而且同業拆息按揭亦有最少兩年期利率封頂,換言之,按揭成本大概頂多約2厘,於是部分覺得一、兩年內,將再按揭資金投向美、歐主權債3厘以上回報都可以。更簡單及實用的話,人民幣定存如果10萬元以上,一般有逾3厘利息回報,扣除按揭息率成本,1厘以上利差,加人民幣升值,亦都可以。

當然,任何情況都具備風險,如資金大幅外流、利息可以升得很快、樓價預期有變,銀行可以隨時要補差價。故此,現在玩磚頭抵押利差交易,時間宜短不宜長,並先要通過自己的壓力測試。

回首頁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