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4年2月7日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4年2月7日

內地經濟何去何從


內地過往國企長期產能過剩,如今需要調整經濟結構才能保持穩定。
昨文轉達了不少老外分析師對2014年中國經濟有硬著陸的擔憂,他們亦列出不少數據,不過今時要估中國經濟是軟著陸和還是硬著陸是不能光看數據,而是要加上幾分想像。

大家聽慣證監會對投資者的忠告:「過往業績,不代表將來表現。」然投資者有多少聽得入耳?的確投資不看往績,難道要隔山買牛?相信大家實際上是:投資既看往績,但也不能盡看往績。中國古語有謂:盡信書,不如無書,而所有秘笈,都是無字天書,為甚麼?

書者子法規也,如果萬事不變,蕭規曹隨,依書直說,定無虛言。可惜世上事,尤其投資事,是不能盡依書所言,因為實際環境是會變,變到不能為之前的法規所包括,故證監之忠告:「過往業績,不代表將來表現」,有其真確性。

同理,如依過往數據看一地之未來經濟,亦可以出現:「過往數據,不代表將來表現。」因為世界會變。

為甚麼中國的GDP會減速?是因為中國政府要減速。以下是《證券日報》一篇文章的撮錄,《產能過剩倒逼國企改革,今年央企重組或將迎高峰》:「今年央企重組應該是最近幾年最活躍的一年,或將出現一個重組高峰。」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產能過剩將倒逼改革,以分類為基礎,重組為重要手段,將產能過剩以及產業鏈條比較極端的包袱放掉將是今年改革的重點。

轉型調結構 致使經濟下滑
近年來,受國內外經濟形勢總體下滑以及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國企以及央企利潤增速出現較大幅度下降。財政部1月2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4,050.5億元,同比增長5.9%。另據國資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度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4.2萬億元,同比增長8.4%;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3萬億元,同比增長3.8%。而之前的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利潤增幅分別是17.1%、40.2%、6.4%和2.7%。今年的利潤增幅可謂創五年新低。

從主要行業盈利情況看,實現利潤同比降幅較大的行業為有色行業、煤炭行業、化工行業、機械行業等。

「業績不佳並非央企不努力,原因在於多數央企集中在利潤率較低的傳統行業,而鋼鐵等傳統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去年央企為了實現穩增長的目標,採取了十分嚴厲的降本增效措施。」國務院國資委財務監督與考核評價局副局長廖家生曾表示。

為此,國資委在近日下發的《關於以經濟增加值為核心加強中央企業價值管理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中央企業要根據國有資本的特點,合理配置資源,提高配置效率,不盲目延伸產業鏈和價值鏈,不具備競爭優勢的主業,要及時調整,有序退出。超出主業範圍、價值創造能力低的業務,要堅決剝離重組。

「去年國企整個利潤上漲幅度緩慢主要原因還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產能過剩拖後腿問題比較明顯。」李錦認為,「與往年不同,未來的國企重組要避免拉郎配,應按照市場需求和規律來重組,以民營經濟參與為重要特色,將國企向產業鏈的高端去升級,減少企業數量。」他還透露,關於國企改革方案,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的做好分類和組合的一些細節工作,方案的實施肯定在今年完成。

產能過剩 國企改革成重點
減低產能過剩,要國企改革,都是中央自己找來的,情況就好比駕車者,主動地不踩油門,要轉彎,這跟汽車冇油,想踩油去都冇油去是不同,只要轉了彎,又或者失速過急,中央這個駕駛者是可以隨時踩回油的,這樣一來,中國經濟這輛車,就不大虞會因失速而撞車(硬著陸),要明白,中國政府今時首要工作之一是要保就業,要在就業能保之時,去調結構,去改革生產效益,故這個失速是有目標,亦是個有條件,前提下的失速,老外以資本自由市場的經濟失速(衰退)來看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市場經濟失速(計劃失速),最大的錯誤處是:口口聲聲講中國是政策市,但又同時對政策性失速一事視而不見,還是用上那套舊邏輯:「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放」來看中國的經濟政策,就是未能與時並進。朱鎔基時期的宏調要一刀切,不論好歹都切,因為那時是1993年,中國金融市場是完全未改革,未開放,今時是2014年,廿年來,中國金融市場有多少改革了?宏調、微調的工具又多了幾多?結果?就像1900年患上盲腸炎的病人,開刀要有五、六吋長,易感染,易有併發症,今時同是盲腸炎病人,要開刀是微創手術,只割粒豆這麼大便可,想感染,想有併發症,機會一定存在,但你能不說是大大地減少了?事實上,自2010年6月後,人行講的是:動態微調,即是調控已用上微創手術,能精準,而不是用柴刀來開刀,亦因此當中國經濟車一過慢,阿爺就會踩油,撞車(硬著陸)的可能性亦可以減少。

可惜,儘管筆者這個想法是不為老外接受,尤其是不為日本傳媒所認同,他們(日媒尤甚)一定講中國經濟定會硬著陸,拗不來,只好到2014年以至2015年12月,當中國經濟保速前進,才能使他們口啞。

閣下亦不必認定筆者樂觀有理,你只要找足夠理由,去證實筆者講的動態徵調,阿爺不識及時轉彎及踩油便是,如果不能證實筆者言之無理,你仍然不用信筆者所言,信你自己便是,待2014年或2015年12月再論便是。

這個不論之餘,亦提供多兩個信息供閣下參考:
新經濟政策有激勵也有抑制
?發改委:國企改革今年要取得實質進展:2014年1月23日發改委發文稱,2014年將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大力推進改革開放。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力爭在行政體制、國有企業、財稅金融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二是促進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穩定發展。三是進一步擴大有效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出口的支撐作用,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平穩運行。四是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五是積極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六是著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六項工作,你可看成是黨八股,但亦可以看成是為中國經濟列車,加上個turbo,供日後用。

?新一輪改革對短期總需求增長「有激勵也有抑制」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新一輪改革將對短期內總需求增長發揮一定的抑制作用。

這份名為《中國企業發展報告2014》的研究報告由國研中心企業研究所在北京發布。報告認為,從短期來看,改革對總需求增速的影響「有激勵也有抑制」。一方面,減少政府幹預經濟、打破國企壟斷以及「營改增」(營業稅改徵增值稅)等措施有助於刺激私人部門投資。另一方面,改革也存在抑制短期總需求增長的機制。

報告認為,發展理念的轉變,尤其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強調「不以GDP增長率論英雄」會逐步改變地方政府一味通過投資追求GDP增長的取向。與此同時,中央反腐的深化與機制化可能在短期內影響消費和投資的增長。

報告稱,「對於上述可能出現的情況,宏觀政策應保持一定的靈活性,根據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作出調整。」

中國今時的改革,可以用以下話來總括:「變革是找死,不變革是等死,不變會比變死得更難看。」改革開放卅多年,目前制度亦用了卅多年,再不改就只能等死,尤其是在反貪腐,提產效方面,更不變不可,中國經濟主動地煞車,一定好過失控地撞車。軟、硬之分,不也明白?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