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談國論企 - 黎偉成 2014年4月10日

談國論企 - 黎偉成 2014年4月10日

即市新聞
10/04/2014 09:51
《談國論企-黎偉成》中國堅持需求和供給管理並重轉型升級穩增長
《談國論企》中國國務院於2014年4月9日發表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報告,

認為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逾五年尚末結束深層次影響,和憂疑中國經濟於規劃的後半期和經

濟未來增長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指出「必須優化宏觀調政策組合,為穩增長和調結構營造良好

的宏觀環境」,力表要「堅持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並重,順應轉型升級和提高核心競爭力」,以

提高供給側效為重點,著力構建新的內在穩定增長機制。
*財政貨幣政策棄單純需求管理改挺轉型升級*
國務院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12個五年規劃綱要》為題作出的《實施

中期評估報告》,對由2011年至2013年上半年組成的「十二五規劃」前半期的評價,最

是惹人注目之處當然為(1)國內生產總值GDP於2011年同比增長9﹒3%、2012年

上升7﹒7%和2013年上半年所達的7﹒6%,增速高於《綱要》確定的年均增長7%;而

具體環節重點在於(2)實施積極促進就業、提高勞動力素質的政策,所產生的主要效應為(i

)城鎮累計新增就業3212萬人,我之解讀為此數大致多於一個中小家的人口,是為保就業基

本達標之因,和(ii)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4﹒1%;(3)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均超

過100%,其中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2013年上半年為45﹒7%和比2010年提

高2﹒6個百分點,和投資率於2012年達47﹒8%。
由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把GDP於2014年的增幅定為7﹒5%的目標,如《實施中期評

估報告》所指前半期之「增速高於《綱要》確定的年均增長7%」,但後半期仍然面臨下行壓力

,主要體現於(甲)外因有美、歐、日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系經濟復甦仍顯不足,緩慢且存在變數

,特別是「國際需求難現過去的強勁增長」,此意謂外需存困和暫難寄以厚望。(乙)內因為勞

動力成本進入上升通,企業生產經營的資源環境成本約束加大,和前幾年形成的一大批產能和部

分城市的房地產泡沫需要逐步消化;更是嚴重者為「過高的整體經濟槓桿率和地方政府債務,也

需要通過健的去槓桿過程消化」,我之解讀為:問題存在,最重要是務實確認、認真研究、努力

謀解、制定方案、堅持落實、檢討改進,當為應變之道。
再從《報告》所提出的要強化《綱要》實施的主要措施,最是重要之處為(一)構建中長期

內在穩定增長機制中所論及的「單純以需求管理為主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促進經濟長上的

運作空間日趨縮小」,更認為操作一旦不當還會帶來產能過剩加劇、結構調整延緩、通脹壓力加

大、債務風險累積等問題,由是《報告》建議要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政策組合,要’堅持需求管

理和供給管理並重,順應轉型升級和提高核心競爭力’,所需者在於著力構新的內在穩定增長機

制,重點為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城鎮化水平提高後日益顯著的規模經濟

和分工效應。此說甚是之因,乃發達國家亦以消費為主的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動力,朝此方

向有序而行,佳著也!
*化解產能過剩矛盾抑制高耗能高汙染行業盲目擴張*
需要補充解讀的一點,為「單純以需求管理為主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促進經濟長上的

運作空間日趨縮小」之語,所引出的高度啟示性為:中國今後即使仍然採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之相關措施力挺經濟穩增,亦不會此一「單純以需求管理」政策和策略為之,以消費和投資為主

的內需為經濟中長期穩定增長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報告》仍然十分重點地提到(二)此兩大政策(1)財政政策應讓在保障政府投資重點

、防範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促進結構調整和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更積極作用,和(2)貨

幣信貸政策要有效防範通脹,保持金融市場流動性和利率水平合理適度,引導資金更加有效地投

入到滿足有率需求、具經濟效益、符合產業政策的實體經濟部門,為創業創新和結構調整提供更

高效的金融服務。我之解讀為:國務院不再會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作’單純’的需求管理手段挺

經濟,重要是以此配合實體經濟的發展、轉型和升級,故看中國政府今後的提振經濟政策和相關

措施,千萬不要僅止於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之變異。
至於(三)實體經濟,《報告》重點指出要加快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並得針對(i)近年來

國際產業格局調整、新興產業加快湧現、信息化融合不斷加深,(ii)傳統產業向綠色低碳、

數字智能化方向升級,(iii)產業鏈形式從簡單線性關系向多維立體網絡發展,(iv)供

應方式由單純大規模生產向大規模產產與靈活個性化訂制互補轉變等新趨勢。最要重點,還是(

A)加快發展現農業,務實農業基礎地位,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為前提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兩種資源,有序推進農業發展轉方式、調結構、加快發展現代化農業,要保土資源、耕地質量。

(B)加快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精神為從優化結構、延伸鏈條、鼓勵創新等入手,進一

步強化信息化與工業化結合,政策性措施有(a)加快服務業發展,不斷提高服業增加值和就業

比重,優化服務業結構,重點發展面向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生產性服務業,面向消費結構升級、生

活質量提的教育培訓、醫療保健、養老托護、休閑旅遊、文體娛樂等生活性服務業。(b)培育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和(c)改造提升製造業,繼續(i)按照「四個一批」的要求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

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的產能過剩矛盾,(ii)抑制高耗能、高汙染行業盲目擴張,

(iii)推進企業技術改造,促進造業生產鏈條從加工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品牌、營銷、

服等環節伸延,生產方式從大規模同質化生產向柔性化、智能化、數字化生產轉變。

《資深財經評論員黎偉成》(waishinglai210@yahoo﹒com﹒hk)

返回新聞主頁
談國論企 - 黎偉成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