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4年4月3日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4年4月3日

為甚麼《人民日報》會看錯市


A股市場正在經歷改革,短期走勢反映投資者信心逐步恢復。
周初,筆者有文《人民日報》(海外版)唱淡A股,它謂A股最大的利空是IPO和投資者沒有信心,筆者在該文末的回應是:再談。今天談,談為甚麼《人民日報》(海外版)會看錯市。一句講曬,該文是明日黃花,是在講歷史,不是講未來。

的確,A股的最大利空曾經是IPO和投資者沒有信心,筆者強調的是:曾經,將來如何?不在空談,在看數據。

2014年1月,A股再有IPO,A股死了嗎?未,起碼未再見建國底1,949點,以至明朝底約1,800點。為甚麼?是因為2014年1月的IPO,與2013年及之前的IPO有別。踏入四月,A股又再有新一輪IPO,這四月IPO,跟1月時的IPO又有別?

3月27日,中證監發布IPO指引。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意願,在滬深市場之間自主選擇上市地,不與企業公開發行股數多少掛鈎。

證監會表示,證監會審核部門將按照滬深交易所均衡的原則開展首發審核工作。企業應當在預先披露材料時確定上市地,並在招股書等申報文件中披露。此項規則發布前已申報的企業可本著自願原則,重新確認上市地並更新申報文件。

IPO改革 造就A股重新發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此前證監會規定,發行5,000萬股以下的企業在深交所上市,發行8,000萬股以上的企業在上證所上市,發行5,000萬股以上8,000萬股以下的企業可自主選擇上市地點。

然而,目前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首發在審企業數量較多,在較長時間內難以輪到新申報企業。而今年要研究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方案,證券法也已啟動修訂程序,有關股票發行的規則可能會變化,對發行人信息披露要求會更嚴,發行人和保薦機構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會更多。

為此,證監會建議,為了減輕企業成本和負擔,保薦機構應協助發行人合理把握申報時間,以免因在審時間過長,給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同時,證監會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並進行股權、債權融資,或到海外發行上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上一輪IPO啟動以來,出現了深交所火爆、上證所冷清的鮮明對比:2014年共發行49支新股,其中僅有7支在上證所上市,佔比僅為14.29%。IPO企業上市地不再與股數掛鈎或將改變這一局面。(據每日經濟新聞)

這個改變,也是勢在必行的,因為之後上市的企業,按今時國策,是中小企業為主,如上交所仍只是做大企業的上市時,就將會「冇生意」,經此一改,上交所就可以又做大又做細,深交所亦將一改以前不能做大企業的限制,只要有大企業肯制,也一樣可以到深交所上市。

中證監除了為上交所和深交所破除門限外,亦積極引資入國內,昨日不也是謂港交所與上交所可以通聯?

3月2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唱空A股文章,應是在27日或更早之前寫成,可惜的是出遲了一日以至一年,中證監在3月27日當日就出了這個IPO的新指引,使到3月28日《人民日報》唱空A股之文落空了,君所見的是新日A股升。

是否《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唱空文遲來三日,才導致出梁祝的悲劇,當然不是,而是梁山伯這個傻瓜,遲遲都不認識到祝英台的種種:「我愛你」的示意。說得明確點:是中央改革了其對股市的看法。一直以來中央都認為股市是個怪物,直至認識到美國人民退休要靠401K,即是股市,才急起直追。2013年11月起,就有種種跡象,反映中央對股市有了以下的看法:

股市,對於企業來說是個融資的地方,對於居民而言是個投資的地方,很難想像一個高速健康發展的經濟體的股市是長期低迷的。中國要想撐起實體經濟,股市必須強健繁榮。在加快推進中國資本市場制度建設的同時,盡快實施集聚股市人氣,重振士氣,破除中國股市「吸引力之困」。

雖然市場對利好反應平淡,但是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通過頂層設計推動資本市場實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對股市未來健康發展所產生影響十分重大。

水皮表示,畢竟這是國務院層面通過的決定,這意味著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議程再次進入政府高層視綫,股市的作用也前所未有地被提升到拓展到一個新高度。

「近期資本市場系列改革舉措,很顯然是圍繞著發揮資本市場決定作用而推出的。」董登新表示,它既有很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同時也具有頂層設計的形式和內涵。從當今改革現實來看,中國正面臨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重大戰略機遇,我們必須借助資本市場這一重要平台和抓手,通過市場化的並購重組,助推央企改革、行業整合,化解過剩產能,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戰略。

股市應是前瞻性 亦以史為鑒
這段文字是取自3月2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它其實也有訪問到重要的,有啟發性的意見,不知是記者還是編輯有了IPO必淡A股的看法,就始終對中央(國務院)對維護A股熱誠有所冷待,才有了:「福無重至,禍不單行」的倒後鏡思維,而不是:「福無重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日行」的前瞻式看法。

何時要看倒後鏡,何時要向前望,是個值千萬的問題,這亦是筆者日前的「股市大數據」一文所提出的問題,筆者才疏,但憑輸錢多且提出個建議給投資者。

看股市事物,宜如揸車,一成時間看倒後鏡,六成時間望前路,三成時間看GPS,想像、探索一下眼所不能及的目的地,岔路、或懸崖。

當然A股能否重得到股民的信心,不能光靠IPO,還要靠其他,明續。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