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直說:阿里拯救台灣米農
■台灣本土農業受衝擊,政府未有透過政策協助農民擺脫困局。 資料圖片
中國海關總署公佈10月進出口分別同比下降6.9%及18.8%,主要源於大宗商品如鐵礦砂、煤、鋼材價量齊跌,原油、糧食及成品油進口量卻增,糧食進口量增長最顯著,增幅達27.4%。
當前全
球正面對經濟下行風險未消除,中國GDP未能成功保七,台灣更連一都未必保得住,台灣經濟盡情表現出入世的禍害。自2001年加入象徵全球化的WTO後,以農業起家的台灣即按承諾開始進口稻米,作為主糧的稻米,隨即淪為流通性大、收益卻低殘的商品。
穀賤傷農,台灣農業受衝擊,政府未有透過政策協助農民擺脫困局,更鼓勵休耕,隨著農村地區人口老化加劇,台灣農業生產漸漸萎縮。
中台合作 互惠互利
表面上,農業附加值佔GDP比重只有1.6%,惟只要把農業的上中下遊產業即包括相關產業禽畜漁業、連同種子、肥料、農機、糧食加工等價值鏈串連起來,比重即提升至逾11%。
為擺脫台灣人不吃台灣米的困局,中台急不及待採取行動自救,中國救進口,台灣救農業。明天的光棍節,我們將會見到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國際與台灣網購平台PayEasy合作,把花蓮、台中稻農契作種植的台農71號益全香米貼上天貓國際Logo登陸淘寶,把台灣米收割後高價賣給中國,聞說天貓收購價每公頃25萬台幣,較傳統賣給糧商高出10萬台幣。台灣米只是第一步,天貓走出去搜購優質產品,繞過批發商,消費者享受到價格合理的優質產品,產品製造商亦擴大了市場領域,實現多贏。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心直說 - 胡孟青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