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財經 - 胡孟青
終極寬鬆是全民、全國槓桿
2016年03月08日
人行近期再次調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資料圖片)
撐了近5個月,中國人民銀行終於再次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半個百分點,對市場來說,可能是短線催化劑,但對於經濟產業及內地貨幣政策、以至改革帶出的訊號,未必是市
場認為的這麼正面。
首先,內地在春節長假期前,資金緊張、市場利率上升,大可以降準,當時人行卻選擇進行大規模逆回購,為甚麼要拖到現在又改變初衷?從近期市場表現反映,股市需要好消息,而對稍為正面的消息,都極之受落。更甚是,資金似寬實緊的現象,已經影響到內地債券市場新增發行的需求,導致幾宗政策銀行及單位發行的債券,反應都不如預期理想。
其實,當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出現歷來破紀錄的單月新高後,內地有意見認為要關注,市場意見亦大致認為短期降準無期,在供給側(Supply Side)改革大前提下,由非常規的逆回購注入資金,忽然改變態度,改為用降準的永久注入新資金,似乎內地在別無可選底下,近日政策已經作出了轉變,一切要以保增長行先,稍欠技巧的話,肯定隨時會埋下更大問題。
人行副行長易綱不久前才說過,在穩貨幣及資金流大前提下,貨幣政策不能太過寬鬆。到現在是否過分寬鬆,視乎用那種標準衡量,但以當前M2的升幅、及降準前已經幾輪大規模逆回購,然後又輔以降準,實在已談不上定位中性的穩健貨幣政策。
內地當局一方面怕貨幣貶值,資金外流,才不願意降準,現時的舉動,難免會惹人關注,人民幣匯率或會再重新展開貶值的趨勢。當然,還有兩個例外的存在:一、人民幣又再次暫時釘緊美元;或者二、內地會同時加快控制資金外流,某程度上是用加強監控管制,以配合寬鬆的政策。
供給側是會導致加快淘汰產能、及更多的汰弱留強,信貸質素惡化是無可避免。同一時間,內地醞釀加大財赤刺激經濟,一定程度上,明顯就是供給側的另一面,即是需求側(Demand Side),在兩個相互矛盾命題下,降準似乎是意味著當局暫時是傾向後者為主。
針無兩頭利,要去產能及刺激增長,在規劃行先,在行政主導分配下,兩者未必有矛盾。但叫人關注的仍然是去槓桿進度。人行行長周小川說過,地方政府槓桿高了一點,但民間仍然可以,無形中內地的刺激政策,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民間加大槓桿,來抵消政府層面的槓桿壓力,結果是否變成全民、全國槓桿,且拭目以待。
逢周二、四刊出
回首頁
談財經 - 胡孟青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www.am730.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