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透視:
上海股災令滿清滅亡
■有指目前內地形勢與1910年的上海股災相似,以史為鑒,可更易理解內地官員和股民心理。 資料圖片
對於滿清滅亡原因,有內地學者提出,最重要導火線是1910年爆發的上海股災。該種說法在去年股災期間甚為流行。目前內地形勢與當年有諸多相似之處,以史
為鑒,可以更易理解內地官員和股民心理。
現代工業需要大量橡膠,價格在20世紀初持續上升。當時上海是遠東最大金融中心,到1910年,上海有40家橡膠企業掛牌上市。由於缺乏監管,大量錢莊與票號(類似現代的銀行),挪用民間資本甚至官銀參與炒賣,高峯期入市資金超過4,000萬兩。
1910年全球橡膠價格暴跌,橡膠股冧市,引發上海出現中國第一次股災。大量錢莊倒閉,金融體系崩潰,官僚、商人受重創。更有甚者,當時四川民眾集資贖回外資鐵路,款項卻被官員挪用至股市血本無歸,導致四川出現「保路運動」。滿清政府急調武漢軍隊前往鎮壓,當地兵力空虛之下,辛亥革命終於在武漢成功。
據統計,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在1910年之前,曾發動10次革命起義,全部失敗。但在股災後的1911年,一次辛亥革命就能得到全國各省擁護,分析指,當時各省實力派在股災中受損,對中央已經離心離德。
在滿清滅亡前,上海股市規模極小,對實體經濟影響微乎其微。但由於社會積壓矛盾深重,一旦出事,就產生骨牌效應,導致系統性崩潰。自從荷蘭人17世紀發明股市以來,人類歷史上的股災不知凡幾,在成熟政治體系的國家,股災都不會造成政治衝擊,唯有滿清會因此而倒台。
今時今日,內地股市、負債規模均達到天文數字,挪用民間資本、官商內幕交易無過之而無不及。在專制政治下,民間任何對金融制度的不滿,都會轉移成對政權的不滿。當局靠濫印鈔票、言論管制來防止火山爆發,但代價就是整個金融體系越來越脆弱。
黃尹華
黃尹華
國策透視 - 習進錢/黃尹華 舊文
來源 source: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