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6年6月17日

施永青 am730C觀點 2016年6月17日


C觀點 - 施永青
學者方案也是「隨收隨支」
2016年06月17日



學者提出的「全民養老金」方案認為:他們的方案有別於西方通行的「隨收隨支」方案,而屬世界銀行所支持的「部分預籌」方案;是利用人口未完全老化的黃金機會,就籌集資金應付未來的需要。不過,只要深入去了解一下,就不難發

現,這個方案一樣是「隨收隨支」,最終會入不敷支。

其實,世上本無退休保障。一般生物一到年老體弱,就會被自然淘汰,未餓死已被食肉獸吃掉,人類有親情,老了還可以有親人照顧;但能照顧到甚麼程度,還得看手上有多少資源。在《猶山節考》的紀錄裏,日本以前曾有風俗,當糧食不夠的時候,兒子就會找一個大雪天,把母親背上山,早點升天,以讓下一代成員可以活下來。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與社會組織的健全,以上的慘劇已不用重演。發達國家已有能力由社會來承擔部分養老的責任,而不需要完全依賴個人與家庭。

由社會協助提供的退休保障,主要有三類:(i)建立社會福利安全網,讓有困難的老人可申請長者綜援。(ii)立法強迫社會上有工作的成員供強積金,退休後就可拿出來用。(iii)由政府承諾為達至某一個年齡的社會成員提供起碼的生活保障。

第一類保障的特色,是只照顧有需要的人,同時還要「睇餸食飯」,若政府的收入少了,政府可能要削減綜援。

第二類保障的特色,是每人有一個獨立戶口,自供自用,不用承擔供養其他人的責任。

第三類保障的特色,是理念先行,未肯定是否夠錢,就要政府先作承諾。社會一旦決定要這樣做,以前沒有供款給資金池的人,一樣可以領養老金。因此在資金池未積累起來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得用錢,因此只好「隨收隨支」,而不是儲夠了才支。

「隨收隨支」的風險是收到的錢,不夠完成政府的承諾,結果政府只好舉債,財政赤字變得愈來愈高,危機沒法收拾,現時提供第三類保障的國家,很多都面對這類困境。

由學者提出的「全民養老金」方案,基本上亦屬於第三類,一樣是要求政府按承諾來用錢,而不是按收入來用錢。結果必然是這頭收到的錢,這頭就要拿來用,怎會不是「隨收隨支」?學者方案與西方通用的最大差異,是可以在一開始就要政府注資1,000億入養老金的資金池,算是有預籌部分款項。

然而,這1,000億所產生的利息,再加上養老金的經常性收入,並不夠養老金的經常性開支。按學者自己的計算,這筆錢亦只能捱到2064年。先不說這個預期有沒有出錯,但起碼學者也承認,錢被花光的日子總有一天會來。之後應該怎麼辦呢?是增加供款?還是削減可領的養老金?還是叫政府舉債去包底?學者的取態似乎是到時再算?到時他們相信已不在人世,可以無需面對這種「近憂」,應該有遠慮的,是當今的年輕人。

回首頁
施永青 am730C觀點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