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

財經評論 2017年6月21日

財經評論 2017年6月21日

財經評論:
蔗渣貨色離地價錢


■新盤單位越劏越細,售價也非常離地。 資料圖片



新盤劏房迷你戶又再牽動大家的唾罵本能。無可否認,幾百萬買個比酒店房還要細的住宅單位,何止唏噓,簡直悲哀。

從前的買樓智慧是,最忌單幢縮水樓,客源窄、內櫳細、二手價難升,唯一可取是蔗渣貨只需要蔗渣價。不過,今時今日樓價

天比高,一定要買樓又要揀市區,財力不是無限的社會大眾,無可奈可地只可以離地價購入蔗渣貨,問誰會甘心?

現時市區新樓呎價閒閒地兩萬元,空間合理一點的300餘方呎單位,入場價隨時要700萬元,首次買樓的樓宇按揭最高六成,四成首期要280萬元,這一個銀碼是樓市未瘋之前的兩房戶普遍入場樓價,買過樓或曾經諗過但最終放棄買樓的人,有幾多個會心甘情願入市無怨言?初嚐買樓滋味的更加是如履薄冰,看得多樓市末日論的更加會心慌慌怕等不到三年,結果,一手樓市越旺,社會的不安情緒越高漲。

新盤單位越劏越細是高樓價下的必然趨勢,此情此景亦非香港獨有,任何大城市中心區都會出現這個發展模式。香港地小,蚊型樓的存在更加由來已久,從前這類袖珍物業通常由小型發展商興建,單位用料樸實甚至可用簡陃去形容,亦沒有任何設施或酒店式大堂,樓價將價就貨,加上早年的社會,投訴問責文化遠不如今天,社會上對這些縮水樓的反響及關注亦非常短暫性。

但現時連大型發展商亦染指這類小型物業,即使大型項目亦要劏出一堆蚊型戶,表面上是順應市場大勢,骨子裏就是要吸乾市場購買力,結果是發展商的企業形象每況愈下,連劏房都買不起的一群更加當發展商是仇人,甚至連累靠自己能力買樓的小市民亦被仇視。

若非樓價堅離地,蚊型樓劏房戶怎會有市場?他朝市場大洗牌,是龍是蛇自有定斷。

記者:伍志輝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財經評論 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