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生指數
國企指數
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

VIX指數 近5日

上証綜指
深圳成指
滬深300

文章漏咗/建議:按此通知

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7年7月13日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2017年7月13日


今年7月不一樣 2017-07-13收藏文章
  歷史或會告訴我們,2017年7月(具體點是今周),是環球業的重要轉捩點,會影響到之後幾年,以至20年的環球金融局面,有咁大件事?有,因為環球兩大國的央行,將會定出具深遠影響的財金政策。

 
  (1)美國美儲局耶倫於美周二、周三,到美國

國會聽證2017年下半年的貨幣政策。由於美儲局可能於9月份公布或開始縮表,這個2017年7月的貨幣政策聽證會,定會揭示這個縮表進程的眉目。

 
  機構投資者、大投資者,以至環球銀行、保險公司......各央行都一定會注意,大家看在2018至2019兩年內,美儲局手上到期的債務有幾大銀碼,就知如果處理不善,真是可以引致「山泥傾瀉」,會使環球重陷金融危機。

 
  (2)中國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將於7月14日,在北京召開,這個會五年開一次,是中國金融界最高規格的會議,有幾高規格?看歷史,資料來自國泰君安銀行團隊。

 
第一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1997年11月17日至19日)

 
會議主要內容︰
 
  亞洲金融危機。決定央行自身管理體制變革的大手術,並成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以處理從國有四大行剝離的不良資產。

 
  銀行改革。中央財政定向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補充四大國有銀行資本金;將13,939億元銀行不良資產剝離給新成立的4家資產管理公司;以及取消貸款規模,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等重要改革措施。

 
  金融監管。對金融業實行分業監管,成立了證監會、保監會,分別負責證券業和保險業的監管,人民銀行專司對銀行業、信託業的監管;另外對人民銀行自身機構進行了改革,原有的省份行被撤銷,改成9個大區行,貨幣政策獨立性得以加強。

 
第二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2002年的2月5日至7日)

 
會議主要內容︰
 
  對下階段金融工作全面部署。加強金融監管與國有銀行改革的思路進一步得到深化,最終組建中央滙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主導中國銀行業的重組上市。

 
肯定金融工作成績
 
  銀行改革。快速推進新一輪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在股份制改革與海外上市項目的實施上得到了一系列關鍵政策支持。

 
  金融監管。撤銷中央金融工委,成立銀監會,並成立國有銀行改革領導小組,醞釀、統籌、部署國有銀行改革方案,會議還做出了改革農信社的決定,為此後農信社改革的全面鋪開確立了「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指導方針。

 
第三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2007年1月19日至20日)

 
會議主要內容︰

 
  加深已股改銀行的改革。會議指出繼續深化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改革,努力鞏固和發展改革成果,關鍵是繼續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轉變經營機制,深化分支機構和基層改革。

 
  國開行全面推行商業化。國開行被明確定調為全面推行商業化運作,並主要從事中長期業務,不得從事零售業務。權威人士透露,本次會議明確了國開行將堅持的三項原則,即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

 
  成立政府投資公司。本次會議表示,加強外滙儲備經營管理,積極探索和拓展外滙儲備使用渠道和方式。

 
  大力發展公司債券。本次會議強調構建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和比重。強調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同時大力發展公司債券。

 
  監管協調機制。本次會議提出要完善金融分業監管體制機制,加強監管協調配合。與預期一致的是,本次會議並沒有決定成立一家「超級監管機構」。

 
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時間(2012年1月6日至7日)

 
會議主要內容︰
 
  充分肯定金融工作取得的成績。深入推進金融機構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改革,金融業綜合實力和抗風險能力顯著提升;健全分層有序的金融市場體系,積極穩妥發展各類金融市場;穩步推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和利率市場化改革,人民幣國際地位明顯提升;加強和改善金融宏觀調控,有力促進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不斷深化金融對外開放,我國金融業的國際地位和話語權得到提升。

 
  金融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原則。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堅持市場配置金融資源的改革導向;堅持創新與監管相協調的發展理念;堅持積極防範化解風險的永恒主題;堅持自主漸進安全共贏的開放方針。

 
  金融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優質金融服務,加大對薄弱領域的金融支持;深化金融機構改革,著力加強公司治理;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切實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避免財政金融風險相互傳遞;加強資本市場和保險市場建設,推動金融市場協調發展;完善金融宏觀調控體系,有效促進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提高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資源配置能力和金融安全保障水平;加強金融基礎建設,改善金融發展環境。

 
規範跨界金融活動
 
  不過,由於中國金融業發展晚,制度上有不足,前瞻政策上有短欠,故錯過了一些發展機遇,亦招來了些金融災。

 
  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看來︰「金融無非是『錢來錢去』,關鍵是要找到好的客戶和項目。中國金融業發展錯過了兩次大好時機。一次是『深圳模式』階段,當時有錢買不到東西,金融在支付環節就『結束』了;另一次是『浦東』模式階段,大件生產(冰箱、彩電、汽車)需要金融支持,卻選擇了招商引資,引入外資企業的同時也帶來了外資金融服務。中國金融業再次失去『鍛煉』機會。直到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外資撤離,中國金融業才補上,但由於傾向『脫實向虛』,無法滿足服務實體經濟的需求」。

 
  當「中國經濟進入下行通道,進一步暴露了金融體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比如,2015年股災、2016年債災、811匯改。」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主任金煜分析,「金融體系變得愈來愈複雜,傳統金融遭遇新金融挑戰,比如,普惠金融。這個話題很可能進入今年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並成為關鍵詞。」

 
  金煜進一步指出︰「普惠金融不僅僅是解決小微企業、農民的融資難,也是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但是,普惠不是沒有代價的,風險正在不斷累積。」

 
  有消息稱,在今年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將考慮在「一行三會」上設立一個協調機構,進行協調監管,即金融協調委員會。委員會的辦公室可能設在央行,以有效發揮央行在宏觀審慎管理中的主導作用,一把手由國務院領導兼任,央行行長兼任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會上將制定一個基本框架,具體內容需待「十九大」召開後確定。

 
  設立「金融協調委員會」是否意味著中國金融業將再一次進入「混業」監管時代?

 
  孫立堅的回答是肯定的︰「電商發展不可阻擋,金融開放必然到來,分業監管已經無法控制新金融帶來的風險漏洞,尤其是,隨著Fintech、比特幣這類去中心化產品的出現,監管體系必須進行改革和創新。」

 
  多年前,國內保險因集資易,而頻見舉牌、收購,後由中央嚴打限制,日後對於這類跨業界的金融活動,定然有所界定、規範,具體如何,要待開完會才知。

 
  據過經歷史,每次一開完這個會後,A股都升,今次會否重演,待觀察。

 
點石成金 - 石鏡泉 舊文